曲线磨耗状态下轮轨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Elastic-Plastic Contact of the Worn Wheels and Rails on Curve.pdfVIP

曲线磨耗状态下轮轨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Elastic-Plastic Contact of the Worn Wheels and Rails on Curve.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曲线磨耗状态下轮轨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Elastic-Plastic Contact of the Worn Wheels and Rails on Curve

第30卷,第5期 中 国 铁 道 科 学 V01.30No.5 2 009年9月 CHINARAII。WAYSCIENCE 文章编号:lOOl一4632(2009)05—0028—06 曲线磨耗状态下轮轨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 侯传伦,翟婉明,邓锐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蕈点实验窜,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基于现场实测的季载铁路小半径曲线段iF常磨耗范围内典型轮轨型面。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 SYS建立轮轨i维接触有限元模型。模删考虑了车轮与钢轨的实际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轮轨材料本构模型采 用双线性随动强化掸塑性材料模型,计算分析曲线段不Iq磨耗程度车轮与钢轨的接触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在 相硎载倚条件下,随着75kg·m_1钢轨侧磨龟的增加,轮轨接触斑I矗『积旱增大趋势,钢轨最大Mises等效应力 逐渐降低,轮轨踏面廓形逐渐相瓦匹配,接触状态.…10改善;在钢轨侧磨毋从0 mm增加到5min过程中,轮轨 接触状态变化较大,钢轨处于剧烈磨耗阶段,容易出现疲劳裂纹、剥离掉块等接触疲劳伤损,钢轨侧磨最超过5 nlIil后,轮轨接触状态变化趋于平缓,钢轨处于稳定磨耗阶段。 关键词l轮轨接触;钢轨侧磨;实测轮轨剐面;有限元法;弹峨性 中图分类号:U213.42;U260.113文献标识码:A 由于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和轴重的增加,不可 避免地增大轮轨相互作用力,导致轮轨磨损和接触 疲劳伤损的增加,降低了车轮与钢轨的服役寿 命r1’2]。文献[3]和文献E41分别采用Hertz接 触理论和三维非Hertz滚动接触理论,研究分析轮 轨接触区内的作用力分布。但(非)Hertz接触理 论的计算结果不全面,无法精确模拟车轮与钢轨的 实际接触状态[5]。文献[6]和文献[7]利用有限 I{}{1堵耗严重的曲线段外股钢轨 元方法对标准型而轮轨接触状态进行计算分析。然 而,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车轮和钢轨的磨损导致轮 运用轮轨型面测试仪,现场测取了重载铁路小 轨型面发生较大变化,改变r轮轨接触儿何关系及 半径曲线段正常磨耗范围内典型车轮和钢轨型面。 接触应力的分布,因此有必要对磨耗状态下车轮和 车轮踏面包括LM磨耗型标准踏面和磨耗状态车 钢轨的接触状态进行深入的计算分析。本文运用弹 轮踏面,钢轨型面包括75kg·m-1钢轨标准型面 mIn的钢轨 塑性理论及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轮轨三维和侧面磨牦量分别为5,10,15和22 弹翅性接触有限元模型,对不同磨耗程度车轮和钢 型面,如图2所示。 轨的接触状态进行计算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磨耗车轮的轮缘厚度为 34.15 rnrn,滚动圆直径为834.9mm,主要磨耗区 轮轨接触有限元模型 域为名义滚动圆附近靠近轮缘部分;曲线段外股钢 轨磨耗区宅要集中在轨距角附近,与钢轨的垂直磨 1.1轮轨型面 耗相比,钢轨侧面磨耗程度更严重,磨耗量较大, 小半径曲线段严苇的钢轨侧磨,成为线路养护 成为小半径曲线段外股钢轨F道的主要原因。 维修的一大难题。某重载铁路磨耗严重的曲线段外 1.2材料参数和接触算法 股钢轨的照片如图1所示。 考虑轮轨接触区的局部塑性变形,轮轨材料采 收稿订期:2008~12-20;修订只期:2009—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