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废气 铅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538-2010.pdfVIP

固定污染源废气 铅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538-2010.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固定污染源废气 铅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538-2010

固定污染源废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铅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铅的测定。 3 方法检出限为 5μg/50ml 试样溶液,当采样体积为 400L 时,检出限为 0.013mg/m ,测 3 定下限为 0.052mg/m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 于本标准。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373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3 方法原理 用石英纤维滤筒采集废气样品,经消解制备成试样溶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试 样溶液中铅的浓度。 4 干扰和消除 超过铅 100 倍的 Fe3+ 、A13+ 、Be3+ 、Cr3+ 、Cd2+ 、Cu2+ 、Zn2+ 、Co2+ 、Hg2+ 、Sn2+ 、Mn2+ 、 2+ + 2- + + 2+ Mg 、Ag 等离子不干扰测定,SiO3 稍有干扰。Na 、K 、Ca 稍有增感作用,当浓度高时, 可采用稀释的方法消除干扰。 5 试剂和材料 实验用水,GB/T 6682,二级。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5.1 硝酸:ρ(HNO )=1.42 g/ml ,优级纯。 3 5.2 高氯酸:ρ(HClO )=1.67g/ml ,优级纯。 4 5.3 过氧化氢:ω(H O )=30%,优级纯。 2 2 5.4 硝酸溶液:φ(HNO3)=1% 。 用硝酸(5.1)配制。 5.5 硝酸溶液:1+1。 用硝酸(5.1)配制。 1 5.6 铅标准贮备液:ρ(Pb)=1.00mg/ml 。 称取 0.5000g 金属铅(99.99 %)于 100ml 烧杯中,用(1+1)硝酸溶液(5.5)15ml 溶解,冷却 后,移入 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铅标准贮备液也可使用市售有证标准溶液。 5.7 铅标准使用液:ρ(Pb)=100μg/ml 。 将铅标准贮备液(5.6) 用 1%HNO3(5.4)稀释为每毫升含 100μg 铅的标准使用液。 5.8 乙炔:纯度不低于 99.6% 。 6 仪器和设备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A 级玻璃仪器。 6.1 烟尘采样器:流量范围(5~50)L/min 。 6.2 石英纤维滤筒。 注:如滤筒空白值较高,使用前可先用热(1+1)硝酸溶液(5.5)浸泡约 3h(不能煮沸,以免破坏滤筒) 。从 酸中取出后,在水中浸泡 10 min,取出用水淋洗至近中性,烘干后即可使用。 6.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6.4 电热板。 7 样品 7.1 样品的采集 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进行样品采 集。当温度低于 400 ℃时在管道内等速采样。当温度高于 400 ℃时,铅呈气态存在,应将废 气导出管道外,使温度降至 400 ℃以下,以20L/min 流量恒流采样(10~30 )min 。 7.2 样品的保存 滤筒样品采集后将封口向内折叠,竖直放回原采样盒中,放入干燥器中保存。 7.3 试样的制备 将滤筒剪成小块,放入 250ml 锥形瓶中,加入(1+1)硝酸溶液(5.5)50ml 和 30 %过氧化氢 (5.3)15ml 浸没样品滤筒,瓶口插入一小漏斗,于电热板上加热至微沸,保持微沸 2h 。冷却 后小心滴加 30 %过氧化氢(5.3)5ml,必要时可补加少量水,再在电热板加热至微沸,保持微 沸 1h。冷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