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夫来到家门口.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农夫来到家门口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成立7年来已经举办了500多场市集。“和你认识的、可靠的小农购买食物”这一做法背后的信任与互助理念,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   2017年国庆长假期间,北京什刹海游客如织。位于地安门西大街与白米斜街胡同之间的乐春坊5号院则迎来了一次特殊的活动―迷你版的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应北京国际设计周之邀,这次市集也是一场食物与可持续生活的主题展览。   由一群关注三农问题的消费者志愿发起,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成立7年来已经举办了500多场市集。“和你认识的、可靠的小农购买食物”这一做法背后的信任与互助理念,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   一个市集的诞生   刚刚从农场带来的玉米、胡萝卜、辣椒、茄子,农场自制的无添加五仁月饼和山楂条,秀才豆坊的手工豆腐,山里的土鸡蛋和蘑菇,纯天然的蔓越莓果汁,草木染的手帕袜子围巾……孩子们高兴地跑来跑去,拿着小铁锹刨土,抓一把辣椒闻闻,尝尝农场的自制米条……市集让乐春坊5号院里洋溢着柴米油盐的喜悦和温暖。   但在最初,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却被视为一种行为艺术。2010年9月,住在北京的日本女孩植村绘美发起了第一期北京有机农夫市集,让从事有机农业的中小农户能够和消费者面对面。这个活动吸引了一些外国艺术家、人类学家的参与,共同探讨食物和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那个时候,北京从事有机农业的农场寥寥无几,著名的小毛驴农场才刚刚起步。为了把市集办下去,志愿者们找好场地,小毛驴农场的创始人石嫣帮忙找来五六个在有机生产圈里可靠独立的中小农场,例如天福园、德润屋、圣林生态农庄等,并协调一些消费者参与讨论会,市集就这样慢慢做了起来。   “很多人认为有机农夫市集自国外舶来,但其实在世界各地,农夫市集都是最早的交易形式,从古代到现在农村的赶集,都是如此,没有中间商,没有大超市,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因此,我们是在城市里复兴传统。”2013年,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组织者常天乐在芳新(FYSE)社会企业女性领导力峰会上说。   70后的常天乐曾是《中国日报》的财经记者,辞职后经历了赴老挝支教、500强外企白领、留学美国之后,成了一名帮助中小农户卖菜的“农妇”。   伴随更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加入,市集活动也日趋常规化,不止销售农产品,也开展农场拜访、分享会、自然体验等。7年来,市集已经在北京举办了500余场,参加市集的农户和商户数从一开始的四五家增加到目前的50余家,赶集人次从最初的100多人到高峰时的4000多人,直接服务消费者80万人次。市集的场地也从最初的艺术空间,走进交通便利、周边社区聚集的区域举办,三元桥、五彩城、三里屯、亦庄……   市集的志愿者构成十分有趣,有艺术家、外企白领、高校老师,甚至有来大陆旅行的台湾人。其中一位国企投资总监,平日里经手天文数字的项目资金,周末则乐呵呵地在市集上帮农户摆摊收一二十元的卖菜钱。   最初依靠纯志愿服务的市集,如今转型成为一个20多人的全职团队,通过社区店、收取合理的赶集金来实现开支平衡。一些场地提供者也因市集为其带来的显性(如客流)和隐性(如品牌、美誉度、好感)效益而愿意为其支付一定费用。   在组织者看来,市集在运营和管理上更接近于社会企业的概念。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强调商业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所以市集一直坚持只面向独立中小规模农户,参加市集的农户也必须恪守这些标准:   认同有机理念,耕种过程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养殖密度合理,散养为主,不喂含抗生素和激素的饲料;公开透明其生产方式和方法(包括种子、肥料、饲料来源、防病防虫的方法等),并接受持续性的跟踪考察和监督。   市集倡导参与式保障体系―每月都会组织若干次农户拜访活动,和其他生产者、消费者、技术专家、媒体和 NGO 等相关人士一起前往农场,监督的同时也帮助农友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市集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可持续的食物社区,在食物体系中创造属于一个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更有自主性的空间。只有把生产者消费者联结在一起,彼此相互支持,才是让系统更加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办法。”常天乐表示。   新农人的人生选择   “这玉米甜吗?”“甜,生吃都行!”市集上,齐民农场柳慧萍的菜摊人气最旺,在她的热情推荐下,一位大妈痛快地买了不少新鲜的嫩玉米。   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的柳慧萍是一名90后,圆脸、爱笑、稚气未脱,负责农场的销售对接,而她的丈夫、1988年出生的吴云龙则是齐民农场的“场主”。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的他,早在大学时就曾尝试在学校开展校园农耕。   齐民农场的领头人是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85后和90后,他们毕业于知名大学,也曾有过光鲜工作,但如今的理想是打造一个平价优质的生态农场,让平民百姓都能吃得起健康的蔬菜,同时传承中国传统农业的智慧。   7月,?常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