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颜真卿行书特点精选
,第一节 颜体行书的基本风格
唐代书家颜真卿(709—785),不仅楷书取得极高成就,而
且在行书上具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行书,犹如他的楷书一样,给
人以刚健、雄厚、大气磅礴之感。他作书仿佛不是在写字,而是
在抒发某种感情。作品书写似乎很随便,字迹歪歪斜斜,长长短
短,加上随意涂改添字,照得好象没有章法。事实上,这显现出
颜体行书的一大特点。这里,并不是要初学者去仿效他.这种
做法,而是通过这些表象更深一步去领悟颜体行书的艺术感染
力。
●_
我们欣赏或者学习古代的任何~件书法作品,,绝不能孤立地
去看待书法的用笔、结体和章法,而应把书写者以及书写的内容
结合进去,方能有较全面的理懈,特别是抒情功能很强的行书体
势。由于颜真卿刚正敦厚的秉性,以及他对大好山河的热爱、对
奸臣叛贼的糟报、对骨肉品弟惨遣杀害的悲戚等等耩感,,毒激发
了创作欲时;屯一古脑儿地渗透在他的书法作品之’中,这兢淫颧体
行书激励而感染读者之所在,也正是这种有感而书,不拘成法,
使得初学者难于理会。因此,可以说,他的每一件行书作品,都
饱含着炽热的感情,是作者无意于书而神采毕现的佳作。
颜体行书在艺术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建筑在他精湛的艺术
才能之上的。颜真卿学过二王,曾求教于同时代的大书家张旭。
他谙熟行书的表现技法,并把这种技法同他所创立的楷书体势熔
铸在一起,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书风貌。只要仔细观察他的行
书,不难发现,在用笔的提按、转折,结构的宽博3F正上,大体保
留了楷书的一些面目。没有楷二挡那样拘谨,写得酣畅淋漓,更富
于笔墨情趣。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颜体行书,大都是中、晚期
的作品。下面,我们选其中几篇作简单分析。
中期的颜体行书,如‘祭侄稿,足颜真卿五1.岁时为追祭从
侄季明所写的文章草稿。此墨迹跌宕多姿,雄奇挺健。用笔以中
锋为主,笔画粗细楣间,时参杂较粗的竖画以增强厚霞感,左右
两竖多呈圆弧形,转折处圆转较多,笔画的映带关系显露。结体
宽展,迎让俯仰有致,大量渴笔的运用,体现出澈切的心情。全
篇一气呵成,气势激荡。
这一时期的行书还有‘争座位帖》,是颜真卿五十六岁时写给
仆射郭某的书信手稿。此篇和‘祭侄稿有近似之处,略感不问的
是用笔更加凝重含蓄,起笔用藏锋多,笔画粗细较均匀,结体
上,字相连藉紧凑丽又不失飞动姿态,给人以圆劲苍古之感。可
惜今天我们只能看到刻本,笔路上不如墨迹本的‘祭侄稿,清晰。
较晚期的行书作品可以举t刘‘中使帖为代表,亦称t瀛州帖,。
全帖四十一字,字迹比一般行书都要大,显得雄厚、宽畅。用笔
更加洒脱自如。这时期的艺术风格同中期相比,有着明显的不
同,用笔上带圆转的竖画,出现向内收之形,使用鳝锋较多,特
别是点和撇的出锋十分明显,笔画的牵丝较多,写得宽松、舒
展。不象中期作品那样拙朴,苍穆。同这种风格相近的还有‘湖
州帖。
颜真卿的行书在不同时期虽然表现出不尽相同的母点,但总
的风格是一致的。因而学习颜体行书,最好先具备颜体楷书的基
础,然后再从颜体行书中选择其中一种进行临习。建议先从t祭
侄稿,入手,待入门得法后,方可涉猎其他碑帖,相信定有收益·
第二节基本笔画分析
颜体行书的基本笔画是在汲取二王以及褚遂良等庸初大书寒
特点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有着自己独到的处理。临习时,应认
清特征,求得准确完美的体现。下而就颜体行书祭侄稿来谈谈。
t祭侄稿是颜体行书的代表作,书写上届于行草体势。通篇
运笔果断,点画灵动飞跃,姿态纷繁。随着运笔节奏的起伏变
化,笔画之间映带显露,气贯势连。它的点画大致有以下特点。
一,‘祭侄稿中的点,姿态很多,但不雷同。如“尔”,文
中出现五次,但各不相同。一般的点,写得圆润、凝重。点的形
状(大小、粗细、长短),往往随字的用笔轻重而定,如“宅
字笔画较细,则宝盖头上的点就轻, “父,,字笔画较粗,头上的
两点就写得厚重。两点和三点很注意照应,有时联成一笔,如
“心,,、 口孤’,。
二、横画一般较细,有时也写得很粗,如“方,,。当字中同
时出现横画和竖画时,有横细竖粗的现象,如“何。横画大都
在起笔或收笔处与它相近的笔画相承接。有的横画,起笔用顺
锋,中锋铺毫行笔,中部微向上凸出成覆舟状,收笔时或重按回
锋,或提笔调锋向下与其他点画相钩连,写得圆润饱满,中含骨
力,如口丹’’,有些横画则采用侧锋起势,起笔较重,收笔略
轻,如“大。一字中若出现较多的横画,十分注意长、短、
粗、细,俯。仰的配合,如“遘”。
三、竖画露锋或裹锋落笔,大都写得粗壮,圆劲。长竖中的
悬针竖往往在尾部呈弧状,曲势不等,如搿悼、“卯’琏I垂鼹
竖较挺直刚劲,.如群郡玑。在左的竖有的微带右弧状,有的略斜
向右下,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临床学术推广方案.ppt VIP
-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2019级《电子商务基础》补考试卷B.docx VIP
- 老年肺炎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x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 Part1 Starting out & Understanding ideas练习含答案.docx VIP
- 二手车买卖买卖合同范本6篇.docx VIP
- 水泥基植物纤维防火保温预制装配式叠合板.pdf VIP
- 2023年高考生物试题解析全国乙卷.docx
- 毛衫专业英语中英对照.docx VIP
- 三字经英文版赵彦春.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