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亮读《史记》精选.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亮亮读《史记》精选

高亮亮读《史记》 西北师范大学 高亮亮 一、外戚之争 说外戚之争,我们从窦婴和田蚡这两大家族说起,这两个人在汉景帝朝和汉武帝初期都是当时举足轻重的外戚集团的代表人物。窦婴是汉文帝的皇后窦太后的侄子,而田蚡是后来汉景帝的皇后王氏的弟弟,我不知道这姐弟俩为什么一个姓王一个姓田,总之他们都因为女人而地位显赫,然而他们最终悲惨的结局确也是因为自己是外戚,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说窦婴,窦婴这个人确实是有些能力的,他因为窦太后的缘故而地位显赫,但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确不能指责他是靠裙带关系步步高升的,因为汉代的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什么叫世卿世禄呢,简单说就是你不是出身贵族,再有能力一般也是无法进入官场的,想做官你爸必须是李刚,你才有资格。窦婴乃至整个窦家,因为窦太后做了李刚,所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从某种意义上说,窦太后是窦婴家族的靠山,但问题是,窦太后对她的这个侄子怎么样呢?窦太后喜欢窦婴吗?我的观点是不喜欢。有两个证据,第一,窦太后有两个亲儿子,一个是汉景帝刘启,另一个是梁王刘武,窦太后不知什么缘故,一心主张汉景帝立梁王刘武为储君,搞一场兄终弟及。在一次家宴上,大家酒喝得差不多了,景帝说了一句话: 千秋之后传梁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这句话说得够呛,窦太后当然很高兴啊,景帝刚说完这句话就后悔了,用我们现在的话讲这顶多只是酒后失言,但君无戏言啊,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窦婴站出来说了一句话: 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窦婴这句话一说,结果“太后由此憎窦婴”,后来还降了窦婴的官职,把他从窦家的家谱中除名,不承认他是窦家的人。这是窦太后不喜欢窦婴的第一个证据。 第二个证据跟汉家初期的治国思想有关,汉朝初期的治国思想是老子的道家学说,道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后来汉武帝重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不是个人好恶的改变而是治国思想的转变,经历了相当严酷的斗争。窦太后是及其尊奉黄老学说的,有一次汉景帝安排了一场廷辩,让儒学博士与道学博士相互辩论,有一个叫袁轱的儒学博士口若悬河,这件事被窦太后知道后,招来袁轱命人将他扔进野猪圈里,说是要看看是野猪的牙齿利还是袁轱的牙齿利,结果袁轱差点送命。由此可见窦太后是容不下反对黄老学说之人的。而窦婴偏偏就是不好黄老而好儒术,后来窦婴做了丞相就和太尉田蚡等人“隆推儒术,贬道言”,这件事给窦太后气得够呛,她会有什么反应呢?用司马迁的话说: 是以窦太后滋不说魏其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这个“说”字在这里就是“悦”字,太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无奏事东宫”,就是建议以后国事不要奏报太后,而惹怒太后被罢官,紧接着丞相窦婴、太尉田蚡都被罢官,在家里闲居。由此可见,窦婴因为治国思想与窦太后存在分歧,让窦太后无法容忍,更加地憎恶窦婴。 综上所说,窦婴的靠山窦太后其实是不喜欢窦婴的。窦婴的靠山对于他来说是靠不住的,这样一来窦婴的前途就只能依靠自己了。 那么窦婴这个人怎么样呢?司马迁对窦婴没有做一句总结性的评价,我们只能从别人对他的评价中去看,首先看汉景帝对他的评价如何,在周亚夫被罢相之后,景帝任命刘舍为丞相,但时间不长刘舍又被罢相,这个时候丞相一职空缺,窦太后建议景帝拜窦婴为相,汉景帝说了一句话: ……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皇帝这样一说算是对窦婴作了一个很差劲的评价,说他沾沾自喜,多易,立场不够坚定,好随风驶舵,不够持重,难以为相。皇帝这样的评价准确不准确呢,司马迁没有说,但我的观点是这个评价基本准确,有两件事可以证明,第一件事是,汉景帝四年立栗妃的儿子刘荣为太子,任命窦婴为太子太傅,而在景帝七年又废了太子刘荣,这个时候窦婴作为太子的老师当然要为太子说情啊,那么他说情的效果怎么样呢? 魏其数争不能得。(《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于是窦婴做了一件事: 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窦婴这样一耍脾气一撂挑子,皇帝当然很不高兴啊,直到后来一个叫高遂的人给窦婴说了一番话,他才出山。这件事从后来的种种资料看确实也惹怒了景帝。我们从这件事可以印证前面景帝对窦婴的评价,窦婴确实有些沾沾自喜而且不够持重。 第二件事是,汉武帝即位以后,想提拔两个人,一个是他的舅舅田蚡,另一个就是他的表叔窦婴,让这两个人一个作丞相一个作太尉,到底谁作丞相谁作太尉一时还不确定,根据《史记》的记载,田蚡是想做丞相的,但是这个时候有一个叫籍福的人给田蚡说了一段话: 魏其贵久矣,天下士素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魏其,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让魏其。魏其为丞相,将军必为太尉。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