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润泽以温 比德以玉(下)
“景泰蓝人们一直相传它是在明代景泰年间由中国的工匠烧制而成的,实际上景泰蓝是在元代初年由西方传入中国的……”
梅辰:景泰蓝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杨伯达:过去曾讲景泰蓝是中国四大传统工艺之一,人们一直相传它是在明代景泰年间由工匠烧制而成的,因其多以蓝色为主体,所以就叫景泰蓝。其实它就是珐琅,是一种覆盖于金属表面的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质粉末,经烧制以后显色,等其凝固后便在金属表面形成多彩的保护层并有着鲜艳的装饰效果。但原来粉末的颜色与最后烧成的玻璃质的颜色并不完全相同,并不是红粉料的就烧出红色来,蓝粉料就烧出蓝色来。实际上景泰蓝并不是景泰年间由中国人发明的,它是元代初年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梅:中国的四大传统工艺被您否定了一项。)刚才讲了欧洲人崇尚宝石,但由于宝石稀有,于是他们就想到用珐琅来代替,英国、巴尔干半岛、伊斯兰国家逐渐开始流行起珐琅工艺,因为这些地方的金属工艺基础非常悠久、发达,因此珐琅工艺得以迅猛发展。珐琅的兴起和欧洲人喜欢宝石有关。
我曾经到欧洲进行过这方面的考察,他们的珐琅工艺早在罗马时代就出现了,而流传到中国则是在13世纪蒙古骑兵西征时,蒙古人将欧洲和阿拉伯的珐琅工匠带回蒙古和大都,汉族工匠学习并掌握了外国金属珐琅工艺,并把它迅速地民族化,烧造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珐琅工艺器物。因此我提出了景泰蓝是在元代引进阿拉伯掐丝珐琅工艺的基础上由中国工匠创烧的观点,(梅:继承和发扬了掐丝珐琅工艺,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终还是景泰蓝享誉了世界。)我这个分析后来不断地被印证。
梅辰:您一直从事玉的研究,怎么就注意到了景泰蓝的问题?
杨伯达:1956年,我来到故宫博物院之后,在筹备“明清工艺美术展览”时,我发现展出的这些景泰蓝器物中,每一个款子都不一样(指器物上的落款),一款一个写法,有楷书的、有篆书的、有隶书的等等,而就楷书来说,又有各种各样的写法。当时我就有些诧异:为什么它们的落款会不一样呢?景泰年间是很短的,仅有七年,为什么一个很短暂的年代会出现这么多风格迥异的落款呢?而同一时代的瓷器就不是这样,宣德有宣德的款识,嘉靖有嘉靖的款识,万历有万历的款识。而这些(景泰蓝)器物,它的珐琅的质色也不一样,当时我就有了怀疑,但也没仔细想它。
但在布展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因为通常我们布展总是一个年代的东西放在同一展柜里,比如,清代的跟清代的放在一起,明代的跟明代的,元代的跟元代的等等。但这些景泰蓝给我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它们不是一个年代的东西”,那就不能把它们囫囵吞枣地全堆在一个年代里,因为当时我只是一个部门负责人,并不是专门研究景泰蓝的,因此我就问有关人员,他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最后我们商定只好按它的落款布展,即落款为哪个年代,我们就把它放在同一展柜里。比如,它落款为“大明景泰年造”,我们就把它归在明代展柜里。要不怎么办?
到了“文革”以后,我又回到陈列部当副主任,这时我这个副主任就有了很多自主的时间了,往往是上午开完会,我一看表才10点多钟,就下库房找资料看器物去了。我心里还惦记着景泰蓝的那个疑惑。于是就看了很多景泰蓝的器物,越看越觉得有问题,越看越觉得需要好好研究,结果我发现这些款子大多都是后拼上去的,这些不同的款识都是伪造时有意制成的,所以没有统一的规格,各行其是。
梅辰:后拼上去的?
杨伯达:对,用几件景泰蓝器拼接起来的。康熙年间,或是再晚的年代,作伪的工匠把几件景泰蓝器拼接成一件景泰款识的景泰蓝器物,因为拼的东西毕竟不是原配的,它就有个衔接和模仿的问题,从风格上还是能够看出些破绽来的。这方面我也借鉴了陶瓷的一些知识,比如说陶瓷各个时代的款式、花纹、釉子是不同的,然后我把它与景泰蓝对比,这样就有了一个参考,比如同是康熙年间的陶瓷和景泰蓝,他们的款、器大致不会相距太远,这样我就可以知道哪些是康熙年间制作的景泰蓝了。
梅辰:也就是说,如果仔细看就能看出一件景泰蓝器物上有不同风格的造型。
杨伯达:应该是这样。这是我首先提出来的,别人还没有注意,这样说来它至少骗了“三朝”:清代、民国、解放以后,到了我这就没有再骗过去嘛。实际上真正景泰年代的东西很少,你想景泰是在他哥哥正统皇帝亲率大军征讨瓦剌时全军覆没当了俘虏的情况下被立为皇帝的,等到他哥哥被放回来后,景泰即被废,总共也没多长时间。景泰在位期间一直处在风雨飘摇中,不可能烧出很好的东西,那个年代官窑也没有款识。
梅辰:那为什么景泰蓝还这么有名?
杨伯达:物以稀为贵嘛。景泰被废后,景泰款的器物大多都被明廷销毁了,劫余的流出了宫外,因此就显得比较珍贵,受到清初收藏家的重视。因其有景泰款识主调,所以被简称为“景泰蓝”,并为人们所接受,至今工艺美术界依然沿用此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