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砚及其鉴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砚及其鉴赏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后汉许慎称:“砚,研也,和墨之具也。”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发掘的一座五千多年前的墓葬中出土一块带盖的石砚,掀开石盖,砚面凹处有一石质磨杵,砚旁有黑色颜料数块和灰色陶质水杯,这是一套较完整的绘陶工具。随着各种工艺的发明和演进,砚的材质多种多样,如陶砚、瓷砚、砖砚、瓦砚、玉砚、漆砚、铁砚、石砚等等,而以石砚居多。究其原因可能与其实用性有关。   汉以前的石砚多为圆形或平板形,这是因为当时使用天然石墨或初级人工墨,需用磨杵研碎。汉代发明纸后,松烟墨开始使用,研磨方式由“研”变成“磨”,砚式多为圆形高三足,有盖,无磨杵,盖上雕有花纹。“钧三趾于夏鼎,象辰宿之相扶”(东汉繁钦《砚赋》),汉砚的三足造型,主要受了古鼎式样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的石砚承汉式,并出现了瓷砚、铜砚,“有见于顾恺之画者,有如天生垒石上刊人面,十蹄图,铜砚中如鏊者”(米芾《砚史》)。此外晋时还盛行“风字砚”,头窄下宽,四周棱角整齐、规矩,砚池成斜面,方足。   隋、唐社会经济的繁荣,再加上帝王们对砚的痴迷,文人墨客的追捧,砚得到极大发展。除了原有的石砚外,还有陶砚、瓷砚、澄泥砚等,砚式也有了较大发展。初唐的陶砚多“风”字形,有双足,风字棱角由方正变成圆弧。瓷砚以越窑为胜,多足或三足,粗胎挂釉,很是古朴。唐三彩砚多为小型,十分精美。澄泥砚问世于山西绛州。石砚以青州、歙州、端州所出者为著,式样多为箕形。古代砚式的改观演变,多缘自生活习惯和研墨方式的改变。汉代人多席地而坐,家具腿矮,故砚较高,多为三足或双足;唐人磨墨为往复式直推,故砚多箕形。   宋代石砚则多为抄手式。砚的双足已完全退化,成为高台砚到平台砚的过渡式。抄手砚既注重造型又减轻重量,还可加温。漆砂砚已问世,尽管携带方便,但因价格昂贵、不太实用,终不如瓷砚使用普遍。“套砚”易于取出洗涤又可节省名贵砚材,为吐所称。到了明、清两代,砚的造型丰富,制作考究,多重料、重工、重式(多为玉堂和大冠式),砚的制作与雕刻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石砚制作进入了一个复兴,繁荣时期,其造型大致可分为传统类和现代类。传统类大多注重砚雕刻语言的传统规范,重视砚的实用价值,砚式也极多,有仿古式、大冠式、玉堂式、平板式等。仿古式即仿照古代的圭式,砚式浑厚古朴,多作收藏清赏之用。大冠式呈长方形,砚堂约占全长的三分之二,上端砚边较宽,墨池两边砚边稍窄,砚堂两边砚边更窄,下端砚边最窄,一般比例为8:4:2:1。砚边雕以回纹、蟠螭、双龙等图案。有砚舌,背刻复手,内刻铭文、人物、山水等,文静素雅,落落大方。玉堂式又称素边砚或素砚,长方形。砚面四条边基本同宽(边宽约为砚宽的1/15),也可把底边刻窄些,边上不饰图案。有的砚有砚舌,有的砚为淌池。背面或刻复手或铭文,也有不刻的。平板式又称砚砖或砚坯,多为方形或长方形。石品罕见,纹理极美以致砚刻家不忍下刀,留下观尝或经长期构思成熟后再刻制。这种平板砚与高档名砚一样珍贵,或者是有的砚坯表面纹理很好,但石内有病,一经雕刻,石病外露反而丧失价值,不如留作砚砖供观赏。   现代类主要以自然类(就形砚)为主,根据砚石的形状、色彩、纹理特色因材施艺,巧作而成,多强调天然与人工的结合以及作者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情感的表达。讲究规范的砚雕语言,注重主题的深化和意境的升华是现代砚制作的灵魂所在。   面对大大小小的石砚该如何欣赏呢?每个人欣赏砚的角度不同,对砚的评价也不尽相同,以歙砚为例,笔者认为,好的砚必须具备两个价值、三个要素。   两个价值通常指的是“物质价值”和“非物质价值”。物质价值指砚的实用价值如发墨性和稀有程度(如老坑硼石),物质价值是高品位歙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价值通常指砚石经后天设计创意和雕刻后所体现出的艺术价值与观赏价值。   三个要素通常指的是石质、品位和名家。石质指一方砚石质量的优劣或品相的高低,要追溯到砚石的坑口、色彩、纹理、造型等方面来考查。   鉴别砚石的方法有看、摸、掂、敲、洗、刻、磨。看,能确定砚石的石品、成层、板理以及它所具备的天然语言特征。摸,上等砚石的标准应是柔嫩、温润,摸起来如孩儿面、美人肤,而手感粗糙的砚石多为下品,从物质组成去理解则是砚石分子结构的组合、排列不同所致。掂,砚石往往是重者好轻者差,重说明分子结构紧凑,吸水性弱,夏天储水不干,冬天放水不结冰,科学的注释就是密度大,同样体积的偏重;敲,五指托空砚石,手指力弹砚石边,发出金属声则佳,“金声玉德”;洗,砚石洗过后在晾放的过程中,表面有裂隙的地方存有水迹不易干,这是鉴别砚石有无裂隙的有效方法。刻,歙砚石的硬度为莫氏3至4度,用手指、硬币刻划可鉴定其软硬程度,用这种方法通常能较理想地判断雕刻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