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绣中的画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大名绣中的画绣   作为纯观赏性的画绣,在晚明顾绣饮誉江南之前,尚未成为一种拥有广泛受众和相当规模市场需求的刺绣品种。17世纪以前,民间刺绣主要是作为实用品而制作的,即便是苏、粤、湘、蜀四个绣史悠久的地区亦莫能外,其产品主要是背面、床帐、服装和佩饰如荷包、香囊、汗巾之类,这与我们今天一提到“四大名绣”,脑海里首先浮现出一幅幅色彩鲜艳、意境优雅的“画绣”是大相庭径的。其原因自然是随着近代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刺绣日益失去其实用价值所致。在这种无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之下,以观赏为目的,以装饰为功能,以精美刺绣工艺为手段,以模拟绘画(包括书法)艺术为形态的“画绣”成为各地刺绣行业竞相发展的品种。      清代各地的民间刺绣,伴随着刺绣市场的扩大、刺绣技术的提高和刺绣行会的出现,其地方特色愈加突出。至清代中后期,出现了苏、粤、湘、蜀四个系统,它们之间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相互影响,又各具风韵,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绣。四大名绣在以绣制实用品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在顾绣艺术的昭示和影响下,先后创造出各具风采的画绣艺术,争奇斗艳,蔚为大观。      苏绣      清代苏绣中的画绣直接继承了顾绣的衣钵。如从纯粹的技术角度说,顾绣所用针法皆为苏绣所有,或曰顾绣实为苏绣的一个旁支。因为松江地邻苏州,而苏州在刺绣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程度上都较松江为甚,是江南地区刺绣工艺的魁首。明代的苏州是丝织业的中心,至迟在明代中叶,当地刺绣在原料、针法、色彩等方面已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特色。明代王鏊《姑苏志》曰:“精细雅洁称苏州绣”,确认了苏绣具有用色和谐文静,行针平匀熨贴的工艺特点和雅致明洁的艺术风格,不过这依然是针对实用绣而言。自从顾绣将始于宋代内院的画绣发扬光大后,模仿和表现中国绘画的形制、构图、造型和画体的观赏性绣品迅速在苏州地方得到推广。因而从艺术上来说,顾绣对苏绣的影响至巨。乾隆时所修《上海县志》载:“苏绣之巧,写生如画,他处所无,小民亦习糊口,略与纺织等。其法劈丝为之,针细如毫发。”所谓“写生如画”云云,正就顾绣之特点而言,至此则为苏绣全盘继承。那时苏州、上海等地凡经销刺绣品的商店都叫顾绣庄,苏州刺绣业亦以顾名世、顾名儒昆仲尊为“绣祖”,并立祠奉祀。   顾绣本属闺阁绣,为大户人家闺阁女眷修炼身性、消磨闲情之作,至多用于馈赠亲友同好,或用作功德供养,并不参与商品流通,故而精工细作,不计工本。其上往往加以题咏,与文人书画同调。苏州传统以妇女善绣为贤淑,加之其地文风昌盛,名门闺秀多有精于丹青翰墨之人。有清一代,苏州地区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绣女,见于文人笔记的即有杨卯君、沈关关、钱蕙、马江香、赵慧君、陈芸、曹墨琴、邵琨、丁佩等人。传世作品有上海博物馆藏赵慧君绣《金带围图》、南京博物院藏曹墨琴绣《萱花图》等。以上都属高层次的画绣,在艺术风格上与文人绘画结合紧密,受到知识阶层的青睐,如杨卯君、沈关关母女所绣佛像、山水,在当时有“过江人以不与题词为恨”之说。又如赵慧君绣《金带围图》,绣折枝芍药一枝,画稿为其夫顾春福所绘,风格为清初大画家恽寿平开创的“常州画派”之没骨写生法,造型谨练而姿态柔美,色彩淡雅和顺,绣艺精绝,一如图绘。绣面及裱边有程庭鹭、吴大??等35位名人所题诗跋、观款,是一件典型的清代闺阁画绣精品。   清代嘉道年间的松江绣女丁佩在其《绣谱》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齐、光、直、匀、薄、顺、密”七字诀,将苏绣的传统技艺特点和规律作了总结。在全书的第六部分“论品”章中,以文品之高下、画理之浅深来品评刺绣的能、巧、妙、神、逸等5个等级,以及精工、富丽、清秀、高超等4个品格,第一次从理论层面上对画绣的艺术品格发表了系统的见解。《绣谱》为后来苏绣画绣艺术创作高峰的到来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从工艺手法来看,清代苏绣画绣主要以易转折丝理、镶色和顺的擞和针、套针表现色彩渲染效果,以水路为界内线条,以斜缠针绣书法,以滚针绣印章。其绣工相当精细,不露针眼,平服细密,而顾绣中常见的绣绘相结合运用的方法则遭到扬弃。      近代杰出的苏绣艺术家沈寿(1847-1921),毕生致力于刺绣技艺的研究,首创“仿真绣”,融西画肖神仿真的特点于刺绣之中,遂开一代新风。沈寿自幼从姐姐沈立学绣,早期画绣作品皆以传统的国画为画稿,讲究以丝线痕迹表现笔墨韵味。后自创新格,以油画和摄影为绣稿,追求西方绘画中讲究光色明暗的情趣。为表现透视、结构、明暗等西方美术形象真实的效果,沈寿独创了虚实绣、旋针绣等新技法,完美地利用了刺绣所独有的丝光效果。其得意弟子金静芬(1885-1970)之作品虽以绘画为底稿,但注重发挥刺绣针法、丝理、虚实和粗细等技法,在追求写真写意的同时富有工艺和装饰之趣,从而发展成为近现代苏绣画绣的主流风格。   除沈寿外,近代还有二位著名的苏绣画绣艺术家,也从表现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