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抗战的号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行抗战的号角   2007年是“七七”事变70周年。70年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提出了“八路军要到太行山区创造游击根据地”的指示,随后朱德、彭德怀、杨尚昆、刘伯承、邓小平等率领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一二九师等部队、机关,先后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前线,相继转战到晋东南一带,开辟了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并且建立了各级民主政权。为宣传党的抗战主张,发动群众积极抗日,揭露日寇残暴罪行和反映根据地的党政军建设成就,各级军政机关、救亡团体等,曾先后编辑出版了各种形式的报纸和杂志。   战争年代出版报刊非常困难,敌人重重封锁,印刷物资极为缺乏,再加上日军频繁扫荡,报刊社人员还得冒着炮火经常转移,与敌军周旋在千山万壑之间。如1942年日军“五月大扫荡”,华北新华日报社包括社长何云在内一次牺牲了数十人,北方局《调查研究》杂志编辑人员也全部遇难。即使在此困境下,剩余工作人员也未退缩,而更加顽强工作,使每一份报刊都能起到打击敌人嚣张气焰、激发边区军民抗战意志的特殊“武器”的作用。   这些充满时代气息,展现太行精神的报刊,在历经战火硝烟和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及数十年的自然风化后,能留存至今,已是非常珍贵了。   今将笔者多年来收藏的抗战时期晋东南根据地出版的报刊略作介绍。      朱德题写的《胜利报》   《胜利报》于1938年5月1日在和顺县园街村创刊,初为中共晋冀特委的机关报,后改为晋冀豫区委机关报。它是中共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最早的大众化报刊之一。报头由朱德总司令题写。张玉麟任社长,安岗任总编。   《胜利报》为4开2版,用粉连纸单面石印。发行量最多时达3000份。其栏目,一版有社论、评论、新闻、通讯、工作研究、经验介绍等;二版有国际要闻、国内大事、民革室、老实话、小辞典、小说连载、漫画等。这张《胜利报》为1941年6月2日出版的第367期(图1)。此期内容主要是晋冀豫区委根据冀太联办制定的抗战时期卫生防疫计划而安排的宣传活动。   《胜利报》于1941年7月7日根据区党委决定易名《晋冀豫日报》。它在二年多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中,频繁转移,转移地点有5县18村。但报社人员顽强拼搏,使报纸逐步发展成日报。   据《太行新闻史料汇编》载,《胜利报》现仅存26张半,全部收藏在北京国家图书馆。         薄一波的《战旗》   《战旗》是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一纵队政治处编辑的军内刊物,创刊于1938年初。它是以教育培养决死队干部战士,坚定抗日、奋勇杀敌为目的的一份不定期战时出版物。32开30页码,粉连纸油印。   1937年秋冬时期,时任决死一总队领导的薄一波,根据八路军朱德总司令的意见,在征得阎锡山同意后,将决死队一、四总队开进晋东南的沁县、沁源、武乡,开始创建抗日根据地。由于部队逐渐扩大,后将一、四总队改编为决死一纵队,薄一波任纵队政委,政治处主任由牛佩琮担任。   这册《战旗》为1938年7月12日出版的第20期(图2)。封面上方为一手擎军旗图案,旗帜上印有刊名“战旗”二字。下方是目录。29个页码,单面油印。虽是油印,但封面设计得非常美观。此册为“特务大队”阅读品。本期以纪念抗战一周年和决死队成立一周年为主题。      八路军的《前线》   《前线》为八路军总司令部主办刊物,创刊和休刊时间不详。现仅知1939年1月《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在沁县组建后,于2月1日开始出版《前线》复刊号(第一期)。刊头由朱德题写,半月刊,16开新闻纸铅印,属当时晋东南最先进的印刷品。   此册《前线》为1939年2月16日出版的复刊第二期(图3)。封面为木刻《坚持华北抗战 保卫大西北》时事宣传画,漫画是一只象征华北抗战力量的巨手,紧紧拽住一挥刀持枪欲侵占大西北的日本鬼子。所载内容主要是八路军的军政领导撰写的抗战论文、军事战术、重要讲话和文件指示,另外还有转载延安或重庆方面的重要文稿和缴获的敌人文件等。   《前线》于1940年改名为《前线月刊》。1941年又复名为《前线》,主办改为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      一张报纸顶一颗炮弹的《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华北版是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1939年元旦在白晋线路西的沁县后沟村创刊。它是抗战初期太行根据地唯一一份铅印报纸,4开4版,所用纸张为新闻纸或麻纸。      首任社长兼总编何云,浙江上虞人,早年杭州师范毕业后到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回国后在上海编辑《中国论坛》,七七事变后奉中共地下党指示到南京编辑《金陵日报》,后又调武汉新华日报社工作,是党的杰出报人,不幸在1942年5月日军扫荡时遇难。   这张《新华日报》华北版是1939年7月5日出版的第92期(图4)。据悉,此期出版后两天,就因日军大举扫荡白晋线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