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ppt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两首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

;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两首;《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作品三百零五篇。原称为《诗》或《诗三百》,后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故改称《诗经》。 ; 《诗经》里有不少诗歌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篇章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形式,表现手法上多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赋”就是铺陈叙述的手法表现诗歌的主题; “比”,就是用比喻描摹事物,抒发感情;“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就是借他物引起联想。“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义”。 返回;且: 1、河水清且涟漪(并列,并且,而且) 2、北山愚公年且九十(将近)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还) 4、卿但暂还家,吾今且赴府(暂且) 5、齐秦立为两帝,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还是) ;所: 1、何所冬暖,何所夏寒(处所、地方)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名词短语) 3、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被动) 4、居清明门外,有宅四所(量词) 5、吾知所以拒子矣(用来……的东西、方法) 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的原因) ;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何罪之有 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忌不自信 3、“之”将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4、“唯……是……”宾语前置 唯马首是瞻 唯利是图 返回 ;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不耕而食,何也?” 孟子对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容,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朱熹:“民困于贪残之政,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 返回;1、下列有关《诗经》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与《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是儒家经典。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般被看作是我国诗歌史的起点。 C、《诗经》因收集了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作300篇,故又称“诗三百”。 D、《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赋、比、兴是主要表现手法,合称“六义 ”;2、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3、阅读《诗经》中的《无衣》完成①一②题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①对这首诗的词语理解及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袍:长衣,即战袍。于:语气助词,不译。兴师:出兵。同仇:你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引申为共同对敌。 B.泽:同襗,即内衣。偕作:一起行动。裳:下身的衣服,即战裙。偕行:一同出发。 C、或同穿一“袍”,或同穿一“泽”,或同穿一“裳”,是说明百姓们从军时贫穷”无衣”,反映了他们悲愤哀怨、无可奈何的感情。 D、“同仇”、偕作”、“偕行”,正好显示出战前动员,整理行装,一同出发这一过程。表现了战士们不断高涨的斗志。 ;②对这首诗的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第一节是全诗的总领。为了“同仇”这个目标,所以才能“同袍”、“同泽”、“同裳”。 B、第一、二节诗表达了同心协力共同对敌的决心。反问句的使用,语气强烈,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 C、第三节诗句式与前两节相同,但表达的感情与上文不同,主要强调了慷慨从军一同出发这一中心。 D、全诗叙写了出征前战友相互勉励的情形,抒发了团结友爱、共御外侮的壮志豪情。;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鄘风)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1)、对《相鼠》中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人而无仪”的“仪”指威仪,亦做自尊解;“无仪”即寡廉鲜耻。 B、“不死何为”的“为”与“??”相应,助词;“何为”合起来表示疑问。 C、“人而无止”的“止”是“容貌举止”;“无止”是说没面子,不知羞。 D、“人而无礼”的“礼”指当时人的行为情义;“无礼”是不懂礼义。;(2)、对诗的分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