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普]现代陶瓷艺术大师陈棣
陈棣(笔名铁黄),1973年生。现为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2003年12月参展新加坡《东方收藏》——中国当代名家陶瓷书画精品展。作品参加慈善拍卖活动,所得资金全部捐助新加坡进觉福利协会、龙华禅寺-全国肾脏基金会洗肾中心、进觉儿童医药基金等三家福利救助机构。为需要救助的人们及需要关怀的儿童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2004年10月参展景德镇千年华诞——《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博览会》。新浪网新闻中心对陈棣的釉下高温色釉窑变瓷板作品进行了独家采访和报道,并于新浪网首页滚动播出。
2005年12月第十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广州日报以“高温颜色釉人体创作第一人”为题进行了独家采访和整版报道。
作品获2005年大韩民国龙山国际美术大展奖励赏、2006年第12回日本Masters芸術の森展秀作赏、2006年韩国乐天画廊国际H.M.A.展大奖、2006年第38回国际公募日本新院展银赏(新日本美术院)、2006年山东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一等奖、2007年第29回国际交流韩国心美展大奖、2007年 “泰山杯”山东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一等奖、2007年第二届山东省青年陶瓷艺术创新评比一等奖、2007年第39回国际公募日本新院展金赏(新日本美术院)、2007年韩中修交15周年国际美术大展国际作家赏、2007年获“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2008-2009年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首届中国佛教陶瓷艺术展创作《三十三体观音圣像》。
其作品入选《世界陶瓷艺术家作品精粹》、《高端收藏—景德镇现当代陶瓷艺术》、《水墨》、《收藏家》、《中国画家》、《东西南北》、《陶瓷与收藏》、《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作品集》、《景德镇现代艺术陶瓷投资与鉴藏》、《中国当代书法艺术鉴赏》、《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收藏大典》、《中国中青年美术家作品选集》、《中国写生作品集》、《中国青年教师优秀美术作品选》、《广州日报》、《青岛日报》、《景德镇日报》、《财富时报》、《青岛文学》、《青岛画报》等多部典籍和专业报刊,出版“世纪经典—中国当代画坛实力派名家系列《陈棣作品选集》”、《陈棣现代陶瓷艺术》。陈棣釉下高温色釉窑变陶瓷绘画作品,是完全将色釉作为绘画颜料进行的二度创作,由于它特殊的材质、神奇而独特的窑变效果、大胆的主题选择、多元的画面构成,使它区别于传统的陶瓷绘画,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绘画种类。因其偶然性、不可复制性、工艺的复杂性,使其艺术价值得到大大提高,成为国内外收藏界追捧的热点。
妙色观自在
——陈棣的33联幅高温颜色釉人物瓷板画《三十三观音圣像》
作者:张建建 (《首届首届佛教论坛》艺术总监)
2009年3月,《首届中国佛教陶瓷艺术展》在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时刻同期首展。参展近400件作品,现身就获得了观者的同声赞叹。陈棣所制33联幅高温颜色釉人物瓷板画《33体观音圣像》以其巨大的规模、依法而制的准确造像,精致瑰丽的工艺以及传神的意匠功夫凸显在群作之间,引起了佛教高僧和艺术行家们同声的赞誉和称奇。在杨静荣先生讨论当代陶瓷艺术品收藏的文章中,他特意把陈棣和几位杰出的中青年艺术家放在一起予以分析说到:这几位艺术家都受过专业系统的美术教育,文化底蕴不同于单纯的大师,这样的作品一定会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在此作之前,我所见陈棣的作品并不多,但是其位于景德镇的小小展室里陈列的几种风格的作品,却分明表达出陈棣在高温颜色釉技艺方面所做的诸多努力——纯粹抽象的颜色釉瓷盘似乎在做色釉窑变的实验,颜色釉人物画传达出艺术家意写传统人物的传神赋形之功底,花卉题材则洋溢出各色釉料神秘诡奇的兼用和搭配,一些具有时尚特征的形象却又分明记录着艺术家内心里跃动着时代的审美意趣。尤其在看到了艺术家参展2007年韩国陶艺展并被皇室贵胄予以收藏的《供养菩萨》这件作品的印刷品的时候,我即固执的确定了必定要邀约陈棣参展的意愿。而且我同时奢侈地确定了,这将是一套前无古人的大型的佛教人物画瓷艺系列作品。
因为我看到了陈棣所作几乎是笨拙与扎实的瓷艺技法实验,看到了艺术家在探索传统人物画在瓷艺上实现的创新思维,更是看到了陈棣那一颗纯净而又华富的艺术家心灵。自然更加重要的是,我们策划该项展览时的重要意旨:创造佛性般若与化古为新融为一体的精绝作品,需要寻找到能够创制出精致而又华美的、富有艺术创新精神的实践的艺术家。
这是一套33联幅的大型佛教造像套画,合乎佛教法度义理为其第一要旨,经义所谓“色身及相身,不离法身”是一点不能逾越,其中“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人物形象、姿势乃至衣饰等等的细节规制无疑表达了留给艺术家的是宗教情怀与美学价值的崇高要求。不过,佛经也给观音圣像的形象确认和美学期待提供了了诸多的资源:《法华经.?普门品》提供了观音菩萨为摄化世间而有三十三种变相的义理依据,人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