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诗词+道情十首.pdf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板桥诗词道情十首

浅论郑板桥的《道情十首》 发布时间:2009 年07月01 日 【字体: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十月二十五 日生于扬州府兴化县。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不仅是书法家、画家, 而且还是文学家。他的书画堪称是艺术珍品,他的文学作品中也不乏 佳作。《郑板桥集》分为《家书》、《诗钞》、《词钞》、《小唱》、 《题画》五辑,《道情十首》就是编在《小唱》一辑中的,流传广泛, 影响深远。 板桥有次在扬州北郊遇饶五姑娘,姑娘拜而谢曰:“久闻公名, 读公词,甚爱慕,闻有《道情十首》,能为妾一书乎?”[1]道情唱遍 扬州也唱遍北京。北京歌女招哥以唱板桥道情闻名, 郑板桥知道后 便赠诗赠银,在《寄招哥》一诗中说“宦囊萧瑟音书薄,略寄招哥买 粉钱”。[2] 郑板桥在做了12年官后,却落了个“莫须有”的罪名 被罢归,后游杭州,和杭州太守吴作哲,湖州太守李堂泛舟湖上,“醉 后,即唱予道情以相娱乐”[3], 郑板桥在听到杭州吴太守,湖州李 太守会唱自己的道情后,感到非常高兴。 《道情十首》不仅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一直影响至今。鲁 迅先生曾几次提到郑板桥的《道情》,并加以称赞, 他在《三闲集·怎 么写(夜记之一)》中写道:我宁看《红楼梦》,却不愿看新出的《林 黛玉日记》,它一页能够使我不舒服小半天。《板桥家书》我也不喜 欢看,不如读他的《道情》。[4]他在《花边文学·一思而行》中说: 人间世事,恨和尚往往就恨袈裟。幽默和小品的开初,人们何尝有贰 话。然而轰的一声,天下无不幽默和小品,幽默那有这许多,于是幽 默就是滑稽,滑稽就是说笑话,说笑话就是讽刺,讽刺就是漫骂。油 腔滑调,幽默也;“天朗气清”,小品也;看郑板桥《道情》一遍,谈 幽默十天,买袁中郎尺牍半本,做小品一卷。 有些人既有以此起家 之势,势必有想反此以名世之人。于是轰然一声,天下又无不骂幽默 和小品。其实,则趁队起哄之士,今年也和去年一样,数在不少的。 [5]鲁迅在这里讥刺了文坛上的“起哄”现象,指出当时有些浅薄文人 借郑板桥《道情》而侈谈什么幽默。江泽民同志曾引用过郑板桥《道 情》中的一首:“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 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 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江泽民同志说:“功名利禄的思想太重 了,没有什么好处,使自己不得自由。人总要有一种高尚的灵魂。” [6]由此可见, 《道情十首》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一、关于《道情十首》的创作时间,历来颇有争议。一说作于雍 正三年(1725年),一说作于雍正七年(1729年)。裴景福《壮陶 阁书画录·清郑板桥书道情卷》中《道情十首》的跋语是:“雍正三 年,岁在乙巳,予落拓京师,不得志而归,因作《道情》十首以遣兴。 今十二年而登第,其胸中尤是萧骚也。人为贫贱时,好为感慨。一朝 得志,则讳言之,其胸中把鼻安在!西峰老贤弟从予游,书此赠之。 异日为国之柱石,勿忘寒士家风也。 乾隆二年人日,板桥居士书并 识。”[7]而刻本《道情十首》的跋语是:“是曲作于雍正七年,屡抹 屡更。至乾隆八年,乃付诸梓。刻者司徒文膏也。”[8]另《刘柳村 册子》中记载:“道情十首,作于雍正七年,改削十四年,而后梓而 问世。”[9]由此而来,在郑板桥自己的几种说法中,提到最早的时 间是雍正三年,提到最多的是雍正七年,这几种说法都是出自郑板桥 自己,那么绝对不是自相矛盾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雍正五年(1727 年),黄慎于此年在广陵雅歌楼以草书手抄《道情十首》。[10] 《道 情十首》 应始作于雍正三年,本年郑板桥自京师落拓而归,不得志, 满腹牢骚,遂作《道情十首》,经过屡抹屡更,雍正七年是完成《道 情十首》初稿的时间。正因如此,导致《道情十首》有多种版本。广 东省博物馆所藏郑燮道情手稿与刻本有不同之处。刻本的开场白是: “枫叶芦花并客舟,烟波江上使人愁;劝君更尽一杯酒,昨日少年今 白头。自家板桥道人是也。我先世元和公公,流落人间,教歌度曲。 我如今也谱得道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