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讲 《弟子问仁》PPT
;孔子(前551--前479)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鲁国的小官吏,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山东曲阜“三孔”;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对孔子的评价;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和“礼”;(2)“仁”:
含义:“爱人”
亲人 朋友 他人
实质:建立在自然感情基础之上的
推己及人的有差等的爱:
作用: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方法:行“忠恕”之道(含义、意义)
;孔子的思想核心——“仁”;;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探讨1:孔子是怎样评价子贡提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做法的?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实行仁德?请结合原文回答。;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 文
颜渊请教“仁”的问题。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人都归顺于仁了。要做到仁,完全要靠自己,哪能靠别人呢?”
颜渊说:“请问实践仁的细则是怎样的?”孔子说:“不合礼的不要看,不合礼的不要听,不合礼的不要说,不合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但请让我也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探???2: 孔子在对颜渊的回答中对仁作了怎样的阐释?他认为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对实施仁提出了什么看法?对克制自己提出了什么具体要求?;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探讨3: 孔子回答仲弓的问题时用了“见大宾”“承大祭” 这两个比喻旨在说明什么?这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样理解?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同前面两句有何联系?;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探讨4: 孔子认为说话谨慎也是仁的表现,对此,司马牛是否理解?孔子针对司马牛的反应作出了怎样的解释?;
樊 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 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对人慈爱。”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对人了解”。”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使他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样就能使邪者变得正直。”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使他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样就能使邪者变得正直。’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丰富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重用皋陶,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提拔重用伊尹,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探讨5: 怎样理解孔子提倡的“爱人”?他主张的“举直错诸枉”与 “ 仁”有何联系?樊迟是一个怎样的人?子夏是怎样让樊迟明白举直与仁的关系的?;
樊 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归纳:从孔子对学生的回答之中,可知他主张的“仁”有哪些涵义?;思考探讨1:本文中孔子关于仁的主张有何积极的社会意义?;思考探讨2: 本文中孔子关于仁的主张有何积极的社会意义?;思考探讨2:孔子的理想和追求是什么?在当时有什么意义?;三戒;三畏;九思;;坦荡、仁、义、礼、智、信;理解:;名句检查;作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VEICHI伟创 AC310系列变频调速器使用手册2021.06.pdf VIP
- 隧道施工课件.ppt VIP
- 第五届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备赛试题库-下(判断题汇总).docx VIP
- DB 6108T 53-2023 煤基固废调理剂修复沙化土地技术规范.docx VIP
- DB6108_T 52-2023 煤基固废调理剂修复盐碱地技术规范.docx VIP
- 行政人事部年终工作总结.pdf VIP
- 行政人事部年终工作总结.pptx VIP
- 第五届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备赛试题库-中(多选题汇总).docx VIP
- 化工厂物资明细表.xls VIP
- 第五届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试题库(浓缩500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