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09-4-ok原子吸收光谱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2009-4-ok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4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激发态原子数受温度影响大,基态原子数受温度影响小。 ② 多普勒(Doppler)宽度(热变宽)   当待测元素浓度不很高时,赫尔兹马克变宽可忽略,压力变宽仅取决于洛伦兹变宽 2. 灯电流的选择 3. 光谱通带的选择 光谱通带选择原则 4. 燃助比的选择 5. 观测高度的选择 (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最佳条件选择 升温模式 2. 灰化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实验选择灰化温度的方法 3. 原子化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4. 热清洗和空烧 利用干扰效应 利用沉淀反应  磷、砷、硅、锗等能与钼酸盐和磷酸盐分别形成各自的二元杂多酸(钼与待测元素的摩尔比为12 : 1),萃取后,测定有机相中的钼,可间接测定上述元素的含量。   多重谱线干扰以过渡元素居多,尤其是铁、钴、镍等多谱线元素。 光谱通带内存在光源发射的非吸收线 吸收线重叠干扰 4.6 背景干扰及其校正技术 分子吸收引起的干扰 背景干扰 分子吸收引起的干扰 塞曼效应校正法 4.7 氢化物原子吸收分析的干扰及消除 一、干扰类型 三、干扰的消除 选择最佳酸介质 预还原和冷阱捕集 共沉淀和浮选分离 实验报告格式 课程   实验题目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简单但要抓住要点,包括所依据的公式、反应方程式或工艺流程图。 3.主要设备、仪器和材料(或试剂) (型号,浓度,配制方法) 4.实验步骤(实验条件) 5.实验数据(记录,设备输出清单) 6.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计算,单位,原因) 7.结论(计算结果,注意事项) 消除干扰的途径 选择最佳酸介质 选择最佳还原剂及用量 利用掩蔽作用 预还原和冷阱捕集 共沉淀和浮选分离 电解和溶剂萃取分离 色谱分离 选择最佳还原剂及用量 利用掩蔽作用 酸的种类及酸的浓度。   对于重金属和贵金属的干扰,可加入适当的络合剂,利用对共存离子的掩蔽作用防止共存离子与待测元素生成难溶的化合物或避免被硼氢化钠还原成金属沉淀析出,提高氢化物的释放效率。  高价态还原成低价态,提高氢化物发生效率,克服干扰。还原剂有碘化钾、碘化钠、抗坏血酸、硫酸肼、盐酸。   生成的氢化物经冷阱捕集,再加热,通过控制温度使氢气与氢化物相分离,避免氢气对氢化物的稀释作用。  对于不同元素的氢化物,根据不同氢化物的沸点,选择适当的冷阱和挥发温度使其先后从冷阱中挥发出来,克服相互间的干扰。 利用高温火焰  火焰温度直接影响样品的熔融、蒸发和解离过程,许多在低温火焰中出现的干扰,在高温火焰中可部分或完全消除。 空气-乙炔火焰测定钙,磷酸根干扰钙及镁的测定,改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可完全消除。 2500 K 2990 K 利用火焰气氛 化学计量焰适用于多数元素原子化; 富燃焰适用于易形成难解离氧化物的元素(如Cr)的测定; 贫燃焰适用于测定易解离、易电离的元素,如碱金属。 还原性 氧化性 测定钙,试样中存在磷酸根,加LaCl2,生成比磷酸钙更稳定的LaPO4,抑制磷酸根对钙的反应,大大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加释放剂 测定钙,加 EDTA,生成比磷酸钙更稳定的 Ca-EDTA 配合物,抑制磷酸根对钙的反应,大大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加保护剂  于样品和标准溶液中加入一种过量的干扰元素,使干扰影响不再变化,抑制或消除干扰元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加入缓冲剂 干扰元素浓度超过某值,干扰趋于稳定 往往会显著降低测定方法的灵敏度。 测定钙时,加入相当量的钠和钾,可消除钠、钾的影响。 氯化氨 加入助熔剂 熔点低,能对一些高熔点的被测物质起助熔作用; 使待测元素转变为氯化物的倾向增大,有利于原子化。 蒸气压高,有利于雾滴细化和熔融蒸发;  铝对镁有干扰。联合使用 1 mg/mL 镧(释放剂)、10 % 甘油(保护剂) 和 0.1 mol/L 过氯酸(保护剂) ,铝的浓度高达1000ug/mL,也可以定量回收镁。 联合使用消干扰剂  只能消除“与浓度无关”的化学干扰,不能消除“与浓度有关”的化学干扰。 采用标准加入法 标准加入法能否消除干扰的判断 加标回收法 同一稀释倍数的样品中,加入几组不同含量的标准溶液,测定结果是否一致。 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和沉淀等预处理办法。 其它方法 三、电离干扰及消除 原子光谱分析P194图12-5 待测元素形成自由原子后进一步失去电子,使基态原子数减少、测定结果和灵敏度偏低的现象。 在火焰温度高、待测元素电离电位低的情况下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