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学]土壤学——国家级精品课程0open
第二节 土壤及土壤学科的发展 20世纪土壤学科的新观点 土壤圈: (英) Matson(1938), (美) Arnold(1990) 土壤水能量理论与运动方程的建立: (美) Buckingham(1907), Richards(1930s) 土壤生态系统: (美) Jenny(1940-1960) 土壤质量: 综合调控理论 (美) SSSA(1990s) 第二节 土壤及土壤学科的发展 19世纪土壤学 化学 地学 生物学 20世纪土壤学 化学 地学 生物学 物理学 数学 生态学 系统科学 欧洲 美国 第二节 土壤及土壤学科的发展 ISSS(1924--1998) IUSS(1998--) ISSS: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oil Sciences IUSS: International Union of Soil Sciences 第二节 土壤及土壤学科的发展 古代:《尚书》、《周礼》、《管子》地贡篇、 《吕氏春秋》任地篇、《齐民要术》、 《农桑辑要》、《农政全书》等 近代:20世纪20年代开始,1930-1939, 《中国土壤概要》 1958、1978两次全国土壤普查,基本摸清了我国 的土壤资源特性和数量。 第二节 土壤及土壤学科的发展 现代:20世纪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以来,由于 国际间学术交流增多,国外一些先进的土 壤研究成果与技术传入我国,土壤学科的 基础学科水平得以全面迅速提高,我国土 壤学科在我国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得到了巩 固和确认,到目前为止,土壤学科在中国 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累计达17人。 * 考 核 办 法 平时成绩包括: 课堂提问 小测验 期中考试 主要参考教材: 1.黄昌勇,2000《土壤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熊顺贵,2001《基础土壤学》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 3.李保国 黄元仿,吕贻忠,2001,《绿色的根基:土壤学》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 4.B.A.柯夫达 【苏】著 (上、下册)土壤学原理, 科学出版社,1981. 5.N.C. 布雷迪 【美】 土壤的本质与性状, 科学出版社,1982 6.Edward J. Plaster 【美】 Soi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3rd Edition. New York :Delmar Publishers. 1997. IMPORTANT 土壤的重要性 CONCEPT DEVELOP 土壤的概念及 土壤学的发展概况 CONTENT PLAN 土壤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重点) 要求充分认识土壤的重要性, 掌握土壤的基本概念,土壤的基 本特性。 幻灯,动画演示; 举例分析; 问卷调查; 2课时 1.土壤的重要性(重点) 2.土壤及土壤科学的发展 (重点) 3.土壤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和方法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方式与手段: 课时安排与进度: What’s the soil?! 如果没有土,世界将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土,明天将会怎么样? what is this soil? www: where is this soil? why is this soil? Soil sciene tell you 3w! 你 想 过 www 吗 ? 话 说 土 壤 土: 地之吐生物者也。――《说文》 百谷草木丽乎土。――《易·彖传》 。 壤:柔土也,南方的土多称壤,如红壤,砖红壤。 土 话 说 土 壤 地:土也, 与天相对应。 地生养万物。 ――《管子·形势解》 地产、地主、 地势、地位。 地 话 说 土 壤 坏(壞)形声。从土,褱(huai)声。 古代建筑物主要以土建造,故从“土”。 本义:倒塌(指建筑物遭到破坏)。按:古代“坏”与“壞”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坏”,本读作pei,是个从土、不声的形声字,指“未烧过的砖瓦、陶器”。现在“壞”简化为“坏”) 坏 土 坏 不 人 人 土壤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的风化层。 土 壤 的 重 要 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梅岭三章》(教学课件).ppt VIP
- 《Unit3-A-healthy-diet》公开课教学教案.doc VIP
- 学习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 (2).pptx VIP
- 审计署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docx VIP
- 部编道德与法治中考主观题答题技巧汇总.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印染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土建质量员-案例题试卷附答案.doc VIP
- 2025年4月23日北京市税务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单元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VIP
- 审计署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