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一百家争鸣(共70张).pptVIP

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一百家争鸣(共70张).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评价: 积极: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 局限:孟子的封建“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C 荀子 在“稷下学宫”担任“祭酒”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赵国人。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早年曾游学于齐国,广泛接触各派学说。到过秦国、燕国,回过赵国。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因为年高望重,曾三次被推为祭酒。晚年到楚国,春申君黄歇任他为兰陵(今山东苍山)令。失官后家居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①天人关系(哲学思想):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 ②学习目标: 把握礼; ③伦理观: ④治国思想 礼法并用 “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君臣关系: 君舟民水(民本思想) 性恶论 2.评价:吸收了法家思想,丰富了儒家思想,使儒学更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成为“显学” 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 1.思想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孔子 孟子 荀子 时 期 仁的 思想 民本 思想 人性论 治国思想 爱人 以德治民 性相近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春秋末期 战国中期 战国末期 同 异 儒学特色:仁、德治、教化 (2015,全国卷二卷,40)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历史价值。(15分) 孟子重法律,认为权力不能干预法律;但法律与人伦发生冲突时,应维护人伦。 苏格拉底认为法律至上,法律不容任何侵犯;守法是正义行为 孟子的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确立了法律的权威;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背景:希腊工商业的繁荣;民主政治高度发达 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 (二)老庄之学 A、春秋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著有《道德经》和《老子》,充满着哲理和东方智慧。 (1)简介:春秋 道家创始人 《道德经》 (2)主张 ①思想核心:“道”是世界的本源。永恒不变;(人要顺应“道”而生活)。 唯心主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②朴素辩证法(对立与转化) a“反者道之动”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台风来了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b“弱者道之用” 一方面有辩证法思想,另一方面看不到转化需要条件,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政治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材料: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消极保守 违背潮流 “我不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战国庄子 --“道”无所不在,万物没有界限和差别(齐物) --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逍遥) (1)简介:战国 《庄子》 (2)主张 --道最高原则,天道、无为   庄子在妻子死后,居然鼓盆而歌。朋友惠施去探望时责备他,他讲出一番道理:“当我妻子刚死的时候,我怎么会不难过?可是我省思之后,觉察到她不但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也没有气。然后在恍恍惚惚的情况下,变出了气,气再变化而出现形体,形体再变化而出现生命,现在又变化而回到死亡,这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