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的脂代谢.ppt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章 的脂代谢

3. 乙酰乙酰CoA硫激酶: CoASH ATP AMP+PPI 乙酰乙酰CoA硫激酶 存在部位:心、肾和脑 辅酶A β-羟丁酸脱氢酶 乙酰乙酰CoA硫激酶 乙酰乙酰CoA硫解酶 NAD+ NADH+H+ ATP,HSCoA ADP+Pi HSCoA β-羟丁酸脱氢酶 NAD+ NADH+H+ 琥珀酰CoA 琥珀酸 CoASH+ATP PPi+AMP CoASH 酮体的利用 琥珀酰CoA转硫酶 (心、肾、脑及骨骼肌的线粒体) 乙酰乙酰CoA硫激酶 (肾、心和脑的线粒体) 乙酰乙酰CoA硫解酶(心、肾、脑及骨骼肌线粒体) β-羟丁酸 和 乙酰乙酸 通过利用酮体的三种酶转化为乙酰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氧化供能。 丙酮 →丙酮酸 → 乳酸→ 异生为糖→氧化供能。 酮体供能方式: (三) 酮体代谢的生理意义 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 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及肌肉毛细血管壁,可成为 大脑和肌肉组织的重要能源。 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 (四)正常人血中酮体为20~50mg/L。 正常时人体胰岛素对抗脂解激素,使脂肪分解维持常量。 长期饥饿、高脂低糖膳食或糖尿病时,酮体生成增加。如果血液中酮体含量过多时称为酮血症,通过尿液排出形成酮尿症。 胰岛素 ↓ →脂解激素↑ → 激活脂肪酶→甘油三酯 甘油→氧化分解或异生为糖 脂肪酸→进入肝脏→ 酮体生成↑ → 酮血症 酮尿症 乙酰乙酸和?-羟丁酸为酸性物质,如血中浓度过高可导致酮症酸中毒。丙酮是挥发性物质,可通过呼吸作用呼出,表现为一种烂苹果味。 分解 (五) 酮体代谢紊乱-酮症酸中毒 部位:细胞质 原料: α-磷酸甘油 脂肪酸 第四节 脂肪的合成代谢 一、α-磷酸甘油的合成 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一)脂肪酸生物合成的部位和原料 部位:细胞质 原料:乙酰CoA 延长:线粒体和微粒体(十六碳以上) 供氢体:NADPH 1 . 丙二酸单酰CoA的合成 (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过程 丙二酸单酰CoA + ADP + Pi ATP + HCO3- + 乙酰CoA 乙酰CoA羧化酶 乙酰CoA羧化酶 (acetyl CoA carboxylase)是脂酸合成的限速酶,存在于胞液中,其辅基是生物素,Mn2+是其激活剂。 2 . 脂肪酸的合成 从乙酰CoA及丙二酸单酰CoA合成长链脂酸,是一个重复加成过程,每次延长2个碳原子。 各种生物合成脂酸的过程基本相似。 * 软脂酸合成酶 大肠杆菌 有7种酶蛋白(脂肪酰基转移酶、丙二酰基转酰基酶、β酮脂酰合酶、酮脂酰还原酶、脱水酶、烯脂酰还原酶和硫酯酶),聚合在一起构成多酶体系。 载体:脂酰基载体蛋白(ACP) (1)丙二酸单酰ACP的合成 HOOCCH2COSCoA+ACP HOOCCH2COSACP+HSCoA 丙二酸单酰CoA 丙二酸单酰ACP 丙二酸单酰CoA-ACP转移酶 (2)脂肪酸合成的初始反应 CH3COSCoA+ACP CH3CO SACP+HSCoA 乙酰CoA-ACP转移酶 (3)脂肪酸碳链的延长 1)缩合反应 CH3COCH2COSACP CH3COSACP+HOOCCH2COSACP H+ ACP+CO2 β-酮脂酰合酶 2) 第一次还原反应 CH2COCH3CO SACP CH3CHCH2CO SACP OH NADPH+H+ NADP+ 乙酰乙酰ACP D- β-羟丁酰ACP β-酮脂酰ACP还原酶 C 脱水反应 CH3CHCH2COSACP OH D- β-羟丁酰ACP β-羟脂酰ACP脱水酶 CH3CH=CH2 COSACP α,β-丁烯酰AC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