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英语]技能鉴定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英语]技能鉴定讲义

集控值班员技能鉴定培训讲义 锅炉部分 (2008年11月) 本次授课内容 一、燃料与制粉系统 二、锅炉的燃烧 三、锅炉受热面 第一部分 燃料与制粉系统 一、煤的成分及特性 (一)煤的成分 1、煤的元素分析成分 ◆ 五种主要元素:碳(C)、氢(H)、氧(O)、氮(N)、硫(S) ◆ 两种外部杂质:水分(M)【表面水分和固有水分】、灰分(A) 2、煤的工业分析成分 ◆ 工业分析条件及方法 ◆ 工业分析成分:水分(M)、挥发分(V)、固定碳(FC)、灰分(A) 3、煤中主要成分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1)、碳(C):最主要的发热元素;单质碳的着火与燃烧困难。 (2)、氢(H):煤中发热量最高的元素;构成挥发分的重要元素。 (3)、氧(O)和氮(N):煤的内部杂质,降低煤的发热量。 (4)、硫(S):有害元素;是锅炉高温腐蚀和低温腐蚀的根源;FeS磨损制粉设备;SOx造成空气污染。 (5)、水分(M):外部杂质。降低煤的发热量;降低炉膛温度,使着火、燃烧推迟;增大排烟损失;阻碍制粉系统的工作;使过热汽温升高(经验表明,Mar升高1%,汽温升高1.5℃)。 (6)、灰分(A):外部杂质,是煤中原矿物杂质在燃烧后的固态残余物。降低煤的发热量;降低炉膛温度,阻碍煤的着火与燃烧;是炉内结渣、积灰、磨损与腐蚀的根源;增加制粉系统的工作量。 (7)、挥发分(V):煤受热时分解出的气态产物,可燃。对煤的着火和燃烧有利;是动力用煤分类的重要依据。 4、煤的分析基准 ◆ 收到基(ar) (原应用基) ◆ 空气干燥基(ad) (原分析基) ◆ 干燥基(d) (原干燥基) ◆ 干燥无灰基(daf) (原可燃基) 5、煤的元素分析成分、工业分析成分与分析基准的关系 (二)、煤的动力特性 1、发热量 ◆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Qar,net) ◆标准煤 Qar,net=29270(29310)kJ/kg ◆煤的折算成分:相对于4182kJ/kg发热量的煤的成分。 折算水分 Mar,zs=4182Mar/Qar,net % (﹥8%,高水分煤) 折算灰分 Aar,zs=4182Aar/Qar,net % (﹥4%,高灰分煤) 折算硫分 Sar,zs=4182Sar/Qar,net % (﹥0.2%,高硫分煤) 2、灰的熔融性 ◆三个特征温度 变形温度DT(原t1) 软化温度ST (原t2) 流动温度FT (原t3) ◆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①、ST﹥1350℃,不易结渣;ST﹤1200 ℃,易结渣; ②、(ST-DT)=200~400 ℃,长渣;(ST-DT)﹤100~200 ℃,短渣。 ◆影响DT、ST、FT的主要因素 ①、煤灰的化学组成(Al2O3能提高ST,CaO则会降低ST); ②、炉内气体性质(还原性气氛下,ST降低); ③、煤中Aar的含量(Aar增加,ST降低)。 ◆本厂的数据 项目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1 校核煤种2 Mar (%) 7.67 7 9.5 Aar (%) 19.99 13.33 25.33 Vdaf (%) 8.75 7.77 9.58 DT(℃) 1190 1250 1280 ST (℃) 1210 1300 1350 FT (℃) 1160 1220 1280 3、煤的可磨性 煤的可磨性表示煤在磨制过程中能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