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木材和石头
木 材 和 石 头
——不同文化的建筑语言
城市规划 刘叙霆 25120102201459
在几千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文明,其中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埃及文明、中华文明、希腊文明。这些文明由于地域分布的不同,其习俗文化也大相径庭。作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住所,也被用不同的材料所修筑。而这些材料中,被大量应用的正是木材与石材。
也许是历史的机缘巧合,也许是自然地理的制约,使西方的文明选择了石材,而东方文明则选用了木材。而不同的材料又造就了东西方文明不同的建筑形制,从而最后演变成截然不同的建筑系统。
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东方文明大多数建筑是木制的,木材的选用是我们的祖先考虑到了木材质感温暖润泽,纹理优美,着色性好等特点。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木材的这种自然特性使木材具有了温润与质朴的表现力,直到今天仍然被选作最好的室内用材。
木材的大量应用也演变出了独具东方特色的室内设计风格。比如说中国,大多数传统建筑都有木制的檐,其传统建筑的装修便分为内檐和外檐。我们常见的走廊的栏杆,对外的门窗还有檐下的挂落都是外檐的部分,而中国建筑独有的天花、藻井以及隔断、隔扇、屏风、罩、博古架等就属于内檐部分。中国传统建筑的室内空间由形式各异的梁枋构件组成,屋顶的装修处理千年来形成了两种手法,一种是不做顶棚直接暴露梁枋结构,一种是梁枋下作顶棚处理,使室内保持完整空间。
中国传统建筑整体外观的特点自不用说,宏伟的宫殿,高耸的宝塔,以及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庙宇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单就房顶来说就有歇山、悬山、硬山、庑殿等十余种,而这些丰富多彩的建筑外观全都是以木材作支撑。中国劳动人民可以说把木材这种材料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属于中华民族的建筑流派。
长期木制建筑的设计修建,给古代中国的建筑师打下了深深地文化烙印。举个简单的例子,古代中国也建造过不少石制的塔,如河北的昌黎源影塔。这些塔虽然是石塔,但在一些细部处理上却在模仿中国传统的木制阁楼构造,无法摆脱那种木制建筑的趣味影响。
在地球的另一端以古希腊文明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却在大量的建造石制的卫城和神庙。石材不同于木材,它质感坚硬,纹理色彩多变,尤其是它雕凿性好,被当做理想的结构材料,石材的坚实具有硬朗与苍劲的艺术表现力。与木材相同,石材也成就了西方独特的建筑思想体系,那就是柱式。古希腊人用石头雕刻出了经典的三种柱式:多利克、爱奥尼、科林斯。整个建筑的立面实际上是不同柱的立面,古希腊的神庙有时甚至只有很小的内部空间,他们把空间都留给了柱廊,他们用石材雕刻出山花,用以装饰神庙,而用女人像来作为承重的柱子则是把这种建筑如雕塑的手法发挥到极致。
古罗马人习得了古希腊人对石材的充分挖掘,并且又有发展,不同的是,古罗马人在用石材建筑时,还配以火山灰这一天然混凝土,让建筑的形制突破了原有的禁锢,比如罗马的万神庙,其结构全部采用拱券。其内径达到四十米,这样大的空间穹顶,全部归功于石材与火山灰的综合利用。
西方千百年来延续的这种石材建筑技术也为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石材的坚固耐久,经历了地震战火的洗礼,古代西方的神庙皇宫教堂仍然矗立在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当中,为城市增添了不少文化氛围和底蕴。相比之下,东方的木质结构易燃脆弱,许多经典的建筑都没有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十分可惜。
石材与木材,本来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却由于人为的加工设计,焕发出了不同的魅力,不同文化的人们不由自主的选择了他们其中的一个作为建筑材料,又为石材和木材打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反过来,石材与木材独特的质感,纹理又表现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东方如木材般温文尔雅,西方如石材般粗犷豪迈。石材与木材真可谓不同文化的建筑语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和磁公式.doc
- 微机原理实验二 8255A并行接口应用.pdf
- 5.3.2扩展可编程并行接口.ppt
- 2.2.2反证法(2011.3.25).ppt
- 日语第十课.ppt
- 湖北师范学院英语口译期末考试重点词汇 缩印版.doc
-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佛教文化的吸收.doc
- 应用广义谐波小波提纯转子轴心轨迹.pdf
- 无砟轨道弹性地基梁板模型.pdf
- 179班学习小组操作方案.doc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