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车辆灯光与标志检验规定.docVIP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九、安全玻璃.doc

三之四、車輛燈光與標誌檢驗規定 1. 實施時間及適用範圍: 1.1中華民國一0六年一月一日起,新型式之M、N及O類車輛,其車輛燈光與標誌,應符合本項4.及6.至8.之規定;惟中華民國一0七年一月一日起,新型式之M1、N1類車輛及中華民國一0八年一月一日起,新型式之M2、M3、N2、N3類車輛,應符合本項4.及6.至8.之規定(不得選擇4.2.6.6.2及4.2.6.6.3規定)。符合本基準項次「三之三」規定之既有型式M、N及O類車輛,亦視同符合本項規定。 1.2中華民國一0六年一月一日起,新型式之L1、L2、L3及L5類車輛,其車輛燈光與標誌,應符合本項5.至8.之規定。符合本基準項次「三之三」規定之既有型式L1、L2、L3及L5類車輛,亦視同符合本項規定。 1.3同一申請者同一年度同型式規格車輛,申請少量車型安全審驗且總數未逾二十輛者;或同一申請者同一年度同型式規格車輛,申請逐車少量車型安全審驗且總數未逾二十輛者,得免符合4.2.5.2水平投射及/或6.16適路性前方照明系統(AFS)及4.1.10、4.2..7、4.3.9、4.4.8、4.6.9 1.4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七月一日起,O3及O4類車輛其車身側方及後方帶狀反光標識之尺寸及形狀裝置要求應符合本項6.14.2、6.14.3.1之規定,且所使用之反光標識應符合本基準中「反光識別材料」之規定。 2. 名詞釋義: 2.1燈具(Lamp):係指用來照明路面或發出訊號之裝置。後牌照燈與反光標誌亦可視為燈具。在本法規中會發光的後號牌與車門開啟亮燈系統不視為燈具。 2.1.1 單燈意指: 2.1.1.1 一個有照明或燈光信號功能、且有一個或更多光源且在參考軸上具有單一外表面之裝置(或裝置的一部份),該外表面可為一連續表面或兩種(含)以上分離部件所組成,或 2.1.1.2 兩個獨立(可不盡相同)但具有相同功能及被認證為「D類」燈具的總成: (1) 在它們參考軸方向外表面的投射區域應至少為其參考座標軸方向最小四邊外切面積的百分之六0;或 (2) 從垂直於參考軸的方向測量時,兩個相鄰、正切特有部件之間的距離不超過一五公釐;或 2.1.1.3 兩個個別認證過之獨立反光標誌的任何組件(無論相同與否),其裝設方式應能: (1) 在它們參考軸方向外表面的投射區域應至少為其參考座標軸方向最小四邊外切面積的百分之六0;或 (2) 從垂直於參考軸的方向測量時,兩個相鄰、正切特有部件之間的距離不超過一五公釐;或 2.1.1.4 任何由二或三個提供相同功能之相依燈具所組成之相依燈組系統,應被共同認證為「Y類」燈具,且其安裝應使其在參考軸方向相鄰外表面之間的距離,當從垂直於參考軸的方向測量時不得超過七五公釐。 2.2 發光面(Light emitting surface):指由申請者宣告用以符合認證之表面;參考圖一。 其須依據下述方式宣告: (1) 外部透鏡若為具有特定結構者,則其發光面必須是外部透鏡表面之全部或一部份。 (2) 外部透鏡若不為具有特定結構者,則其宣告發光面時可不包含外部透鏡,參考圖一。 2.3 照明面(Illuminating surface):指燈具反射鏡對應投射式透鏡之橢圓形反射鏡全開口於橫向面上構成之直交投影;參考圖一。適路性前方照明系統之照明面:若藉由車輛其一單側兩個或多個照明元件同時運作,產生照明功能,則其個別之照明面加以整合起來構成一完整之照明面。 圖一 2.4 可動式頭燈(Bend lighting):指可與車輛轉向系統連動的頭燈。 2.5外表面(Apparent surface):指燈具照明面於透鏡外表面直交投影或發光面與垂直觀察方向且與透鏡最外端相切之平面。對於產生可變光線強度之燈光信號裝置,應考慮其在可變強度控制所有可能情況下之可變外表面。 2.6距地高:距地最大與最小高度之測量應分別自沿參考軸之外表面之最高及最低點量起。 2.7識別標誌(Tell-tale):係指當燈具做動時,以光學方式使駕駛者能於駕駛座輕易判斷該燈具使用狀態之裝置;如於法規另有規範者,得以聲響方式替代之。 2.8幾何可視性(Angles of geometric visibility):意指用來決定燈具外表面必須可視之最小實體角度區域。 2.9 裝置:指執行一個或多個功能之元件或其總成。 2.9.1 照明功能(Lighting function):指藉由裝置散發以照明車輛移動方向之道路及物體之光線。 2.9.2燈光信號功能(Light-signalling function):指藉由裝置散發或反射以提供本身行車狀況、識別及/或車輛移動方向改變之視覺資訊給其他道路使用者之光線。 2.10 不可置換式光源(Non-replaceabl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