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06101_吴珍勇_水稻稻瘟病菌及其抗性遗传研究进展.ppt

092406101_吴珍勇_水稻稻瘟病菌及其抗性遗传研究进展.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92406101_吴珍勇_水稻稻瘟病菌及其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吴珍勇制作 水稻稻瘟病菌及其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1 摘 要 2 稻瘟病简介 3 水稻稻瘟病菌的研究概况 4水稻稻瘟病菌的生理机制 5稻瘟病菌侵染水稻的机理 6稻瘟病抗性遗传机制 7稻瘟病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2 稻瘟病简介: 稻瘟病是世界性的水稻病害。该病害主要通过化学防治和种植抗性品种来控制,但由于该病病原菌小种遗传的复杂性和致病性的多样性,抗病新品种常于推广数年后丧失抗性。在适宜于稻瘟病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下,该病会造成水稻的大面积减产[1-2]。稻瘟病菌致病性的变异是水稻新品种失去抗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展稻瘟病菌研究十分重要。 3 水稻稻瘟病菌的研究概况: 水稻稻瘟病菌无性世代为:Pyrculariagrisea Sacc,半知菌亚门梨孢属。在人工培养基上经用不同菌株交配后形成的有性世代为:Magnaporthe griseaBart“Yaegash,子囊菌亚门真菌,在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 对稻瘟病等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以及探索更有效持久化的治理策略和措施是世界范围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由于稻瘟菌具有容易培养、交配和营养体阶段为单倍体等优点,已成为研究最深入、进展最快的一种植物病原真菌目前已对其群体遗传学及其生长发育等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4水稻稻瘟病菌的生理机制 : 4.1稻瘟病菌致病机制 4.2稻瘟病菌变异机制 4.2.1 突 变 4.2.2 准性重组 4.2.3 寄主定向选择 4.2稻瘟病菌变异机制 稻瘟病菌很容易发生变异,存在着不同的生理小种。我国在 1976~1979年间以东农363、珍龙 13、合江18、丽江新团黑谷等鉴别品种,对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的827个有效稻瘟病分离物进行 测定结果,可区分为7群43个生理小种,建立了一套寄生一病菌互作清晰的鉴别系统埘【。决定和影响其群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突变、菌丝融合现象、准 性重组、有性重组、迁移和寄主的定向选择、异核现象等。 4.2.1 突 变 SuzukiH研究认为异核现象是变异的主要原因,但Yaegshi等的研究认为异核现象不是变异的主要原因,有很多研究报道稻瘟病菌的突变频率很高 【“】。影响稻瘟病菌的多样性和易变性的因素还表现在环境、空间和时间上l2【_3·1,不同的生理小种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这些条件的改变可以致使病原菌发生突变,从而形成新的生理小种。Chen等【研究证明病菌群体结构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差异,优势谱系随着季节变化。Kumar争明印度一些山谷地区稻田中具许多独有的稻瘟病菌群体菌丝融合现象。何秋月 -,认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或致病类型多样性是寄主选 择的结果,而产生小种或致病类型多样性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自发突变,其次是准性重组。 4.2.2 准性重组 1965年Yamasaki首次发现稻瘟病菌的准性生殖,而后许多学者确认其准性生殖的 普遍存在。准性生殖包括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3个过程,其过程中也可发生重组称准性重组,发生准性重组的2个菌株必须是营养体亲和的,以便菌丝 融合和异核体的形成。 Devulapalle等[18,19~A为在准 性生殖过程中菌株之间异核体形成和之后的有丝 分裂及重组可能增大稻瘟病菌的变异。Viljoen等 正明基因型多样性水平高,可能是由于群体中 存在着一定水平的有性生殖。多数水稻菌株间杂交不育,但许多水稻菌株与两性的田间水稻菌株Guyll杂交可育2[】J。Hayashi等 将云南育性亲和菌株共同接种到植株上,结果粘贴接种的叶片上出现了子囊壳,表明有性生殖在云南的旱稻田可能发生。 4.2.3 寄主定向选择 与其它途径相比,寄主定向选择在植物病原菌的变异中的作用可能最大。王海泉等[11】以不亲和的病原菌小种注射到抗病品种的幼穗里,再从其颖壳上分离单孢菌株,发现大约有 75%的菌株出现了新的小种。赵海岩等阱认为不同 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变异很不相同,某些分离菌株十分稳定,而另一些则高度变异。项寿南等 报道在 同一寄主品种的大批病菌标样上,其相同菌株的分 离率越高,该菌株的变异率就越低。朱立煌等口斗认为对于致病性变异并趋于稳定的菌株来说,无论致 病性是增强还是减弱,其变异都是一个渐变过程。 5 稻瘟病菌侵染水稻的机理 稻瘟病菌的侵入机理,主要有附着胞形成假 说。附着胞产生侵染栓穿透角质和表皮细胞壁,继而在寄主细胞中生长,侵染邻近表皮细胞并深入叶 肉细胞,5~7d后出现症状,分生孢子梗分化,形成分生孢子重复侵染。关于稻瘟病菌附着胞形成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2[6-281,它的形成除了受本身的遗传 因子调控外,也受多种外界因素的诱导。Unchiyama 等2[91研究认为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