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面数字时代-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
导语:
数字时代其实就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代名词,因为电子信息的所有机器语言都是用数字代表的,所以人们将其美称为数字时代。
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电子信息的基础上,信息传输高速便捷,人们足不出户便能接收并了解世界信息,一切生活所需都能通过网上购物解决。
同时人们对电能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各种电磁辐射接踵而至,纵横交错于生活的每片角落。且虚拟世界并不符合眼见为实的规则,随着科技的进步,个人隐私权也难以得到维护,许多人深受其害。所以说数字时代具有双面性。
一、网络购物的疯狂与失控
杭州,2012年11月10日深夜,华星时代广场天猫总部。
三楼的意见办公室里人头攒动,这里聚集了全国上百家的媒体记者,所有人的目光焦点都集中在大屏幕上不断滚动变化的淘宝交易实时区域动态。当时针指向零点进入11月11日那一—191亿人民币,接近2011年这个时候销售额的4倍!
全国各地有上千万的买家,从10日晚上就已经蹲守在电脑前面搜罗心仪的产品放入购物车内,只等待迈入11日的那一瞬间付款抢购,但那一刻的数据高峰造成了支付宝和多家银行的系统因为用户过多无法登录。
不单单是去年的光棍节,还有最近的聚美优品店庆,反正一碰上网上的特卖打折活动,买家们就疯狂下单,好像都不要钱似的。为数不少的人在此之后又会发现很多当初很中意的东西竟然都用不上,大呼后悔。
这就是网络购物的疯狂。
它把一个这几年才被发掘出的“节日”—“光棍节”变成了一场数亿人一起狂欢的购买盛宴。网络购物改变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光棍节”的疯狂购物。食品、衣服、电器,就连汽车、房子、保险甚至是艺术品都可以在网上购买。淘宝、京东、亚马逊再加上一些专攻日用品的购物网站和同城网购网站,一个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一切生活需求。
被网络购物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还有传统的社交方式。从2010年春节开始,出现了用网购直接送礼物拜年的新闻。还有刚看完春节晚会不过几天时间,网络上就能购买到刘谦春晚道具、王菲的春晚服装、隐形眼镜、小虎队的CD等当晚受到关注的出演道具。在网络购物在生活中所占比例愈来愈大的未来,我们更多的传统必定会被它改变。
有人用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提出的“羊群效应”来解释网络购物愈来愈疯狂地原因:在群体中,个人的才智和个性被削弱。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就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
沃顿商学院运营和信息学管理教授凯瑟琳·米尔科曼则提出:大量数据表明“如果决策能很快实现而不是等到遥远的将来,人们的行为表现得更加冲动”。有网络购物经验的人都能体会到,与其说是商家在诱导你,不如说是自己在诱惑自己。马上就能实现购买、送货、使用的网络购物便是利用了这点,令人们变得无限冲动。
愈来愈发达的科技,让人们可以轻易就能享受欲望。网络购物为人们打造了一个最为便捷的世界,秩序点点鼠标,一切东西就会送上门来,而你付出的代价是怎么看也不如同样数量的钞票有分量的一串数字。欲望的阀门一旦被打开,就有失控的风险。“双十一”过后,出现了很多网络购物成瘾的新闻:有夫妻因为一天网购两万元的东西导致离婚、有人为了克制自己不受控制的网购欲望而剁掉手指头。
《美国精神病学期刊》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在美国经常昼伏夜出疯狂购物的购物狂可能多达1000多万,他们经常“不由自主”的购买一些自己不需要或者买不起的东西,是自己的工作、家庭以及心理健康遭遇重重危机,这些大部分是女性。不要认为购物狂只是女性的专利,男人成为购物狂的可能性也很高。调查显示,美国大多数购物狂的年薪通常都不到5万美元。他们购物上瘾就像酗酒或赌博成瘾一样,经常无法控制地购买一些并不实用或价值不菲的物品,陷自己于困厄之境,有些人甚至需要一抗抑郁药物来改善自己的行为,由此,专家正在考虑是否将它列为一种精神疾病。
即使是那些自诩货比三家、不绝对便宜绝不出手的网购达人,其实也在网购中失控了。购买前,反复对比各卖家的价格和信誉度;购买时,不断和卖家讨价还价。也许钱省下来了,可当你关掉电脑才会惊觉:整整一天的时间都花在了搜索、对比、砍价上,到手的也许仅仅是几件对自己并不那么重要的商品。
索尔仁尼琴曾经说过:“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对于每一个网络购物者来说,所谓的“羊群效应”不过是一些研究者用来写文章骗饭吃的嘴头。仅仅两个词:便宜和便捷,就足够让人们为网络购物而狂欢了。
网络购物的特点就是在海量而庞杂的商品信息中搜寻出自己最需要的东西,代价是自己的时间。
这个世界上,比网络购物对你生命更有益处的事情还有很多。当欲望不再被控制,你为满满的购物车中的物品所付出的代价,并不仅仅是一串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