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球形状和内部结构教材.ppt
上一半,下一半 中间有线看不见 中间热,两头冷 一天一夜转一圈 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天是圆的, 地是方的; 盖天说 浑天说(张衡) 天体圆如弹丸 地如鸡子中黄 古代中国人 不太科学,但认识上有飞跃, 古代印度人的地球观 古代印度人:大地是一个圆盾,有三头大象驮着,站在乌龟背上; 古代巴比伦人:大地是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陆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如果你是古代人,没有走出过地球,你会对“天圆地方”产生怀疑吗? 你可以通过那些现象去判断地球的形状呢? 证据一、海岸观船 海船向岸边驶来时,先是看船的桅杆,最后才看见船身。 地球是球形观点的演变 毕达哥拉斯:地球是球形的猜测 实验一:在篮球上移动笔,笔头朝下,观察笔的长短有何变化?笔头先消失还是笔杆先消失?? 实验二:在水平板上移动笔,观察笔的长短会有何变化 模拟实验: 为什么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笔尖--船身;笔身--桅杆;篮球--地球 因为地球是圆的 证据二、月食现象: 大地投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 亚里士多德:地球是球形的推断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证明地球是球形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地球是球形学说的发展历史: 毕达哥拉斯:猜测 亚里士多德:推断 哥 伦 布:证明 希腊学家认为圆球在几何中是最美的 月食时月球的影子是弧形的 航海旅行 还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呢? 地球 D 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 地球 A B C 证据四、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F E 卫星上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看出地球是个球体 从太空看地球是个多种颜色的球体 白色部分是漂浮于天空的白云 黄色部分是陆地(29%) 蓝色部分是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极 半 径 6357千米 赤 道 半 径 6378千米 地心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想一想:为什么太空看地球看上去很圆? 因为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相差21千米,相对于地球半径来说非常小,仅相差0.33%。 算一算: 赤道的周长是多少千米? 再算一算: 一个人日行50千米,如果日夜不停地开,要多久时间才能绕赤道一圈? 练一练: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与这 句诗最吻合的地点是( ) A.赤道 B、北极 C、湖南 D、延安 A 地球内部结构是怎么样的呢? 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火山喷发的物质 温泉、热泉 改进钻探技术 熟鸡蛋剖面的内部构造 蛋壳 蛋白 蛋黄 一、地球内部的构造 地核 地幔 地壳 哪层最厚?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共同组成的 软流层位于地表以下60-400千米处,主要由呈熔融态的岩浆物质组成 1、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看,地球是很圆的,这是因为( ) A.地球外面有大气层 B.地球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C.过去的测量有误 D.地球本身就是个球体 B 2、下列现象不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四季交替 B、麦哲伦率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 C、海面上驶来的船只,先出现桅杆 D、卫星上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A 成语“夸父追日”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人他想朝着东方不停地走下去,去追赶太阳,他的想法能不能实现? 不能实现,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他头朝东方不停地走下去最终将回到原点。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 * *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 *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