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海洋认知的十大误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中国海洋认知的十大误区.ppt

第九讲 对中国海洋认知的十大误区 一、中国《宪法》无海洋 中国的海洋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向海洋强国迈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但与较先进的海洋国家,我国在海洋的规划、体制、法律、观念、文化诸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在海洋的认知上存在十大误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缺失“海洋”便是误区之一。 ??? 二、海洋未能“国家统筹” 中国发展规划中有“五大统筹”, 但海洋未纳入国家统筹的战略视野,为中国海洋认知上十大误区之二。 三、《规划纲要》海洋地位低 中国历经漫长的封建制度,“重陆轻海”意识根深蒂固,国家五年计划和政府工作报告很少谈到海洋。在各个“五年计划“中,从“一五”到“九五”,根本不提海洋,“十五”中只是提了两个字、一句话。 四、“部管局”体制难负使命 当前,海洋管理的关键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体制,由于中国海洋的战略地位不高,海洋管理分散,中央机构是一个部属的“国家海洋局”,实难挑起一个海洋大国在“海洋世纪”重要而复杂的海洋事务的重担,可算中国海洋认知十大误区之四。 ?? 五、海上执法“群龙无首” 我国的海洋体制分划多个部委,各自对本行业进行垂直领导而没有统一的海上执法队伍,由于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必然在海洋上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 目前,我国在海洋上,能够对海洋行使管理职能的部门与机构,包括交通、海洋、公安、渔政、环保、海关、卫生和海军等9个。 六、内地人不知发海洋财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海洋定为“人类共同的继承财产”,内陆国人民有权分享海洋资源和出入海洋的自由。而中国“内地人”对海洋十分陌生,好像与己无关。这是中国海洋认知十大误区之六。 “草原之国”蒙古 无海岸线却重视海洋 我国近邻 “草原之国”蒙古人民共和国,虽然没有1寸海岸线,但脚踩草原心系海洋,制定了《蒙古国海洋法》,重视分享海洋的蓝色权益。该国唯一苏联航海大学毕业的巴特巴彦说:我们身系草原,思念海洋,海洋将给我们食品、资源、财富和空间,我们有可能成为像利比里亚那样的国际船舶登记国,可以由“蒙古人民共和国”注冊、悬挂“蒙古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远洋船隊,穿梭航行在世界海洋上,我们也可从海洋上中获取利益。 七、“海洋国土”未共识 “海洋国土”是国家、民族对自己主权管辖海域的称呼,涉及国家主权、尊严与利益的重要概念,却受到“国土即领土”过时概念束缚,争论不休,为中国海洋认知十大误区之七。 八、?囿于“领海”贻害国家 受到“国土即领土”的陈旧观念所束缚,我们许多媒体、不少领导的“国土”观仍停留在“领海”范围内,这是中国海洋认知十大误区之八。 ? 领海之外的188海里的“海洋国土”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十分明确: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属于国家“管辖海域”,是国家“海洋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领海之外的188海里的“海洋国土”谁来管理?势必形成法律的真空地带。而这一海域便是当今最为敏感,为各种矛盾与斗争的交汇点,是我国海洋主权遭受侵犯最严重的地区。可见,急需出台一部中国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域管理法》。 九、海洋文化的缺憾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还是一个古航海国家,曾在海洋独领风骚几世纪,也饱经海上入侵的苦难。但历史沉淀的海洋文化十分浅薄,国民海洋知识匮乏,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滞后世界,为中国十大海洋误区之九。 海洋文化是人类海洋活动折射出的人类智慧结晶和社会文明与进步,是人类与社会之间的纽带和表现,当代人要继承和弘扬前人创造并留下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更要赋予时代精神,营造、灌溉和沉淀代表社会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利益的先进文化。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国长期处于大陆文明的强势下,加上明清两代奉行“海禁”政策,海洋文化被压制,滞留于地方性、民间性的的层次,造成蓝色文明的散佚或失落。 2006年,瑞典仿古大型帆船“哥德堡”号,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回老家”驶抵广州港。从北欧的瑞典到东亚的中国掀起了一阵“哥德堡”热。 在盛大的仪式背后彰显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硕的现代文明与经济价值。 胡锦涛主席赞赏专程前来的瑞典国王卡尔16世·古斯塔夫,祝贺象征中瑞传统友谊的瑞典“哥德堡”号沿着古航线成功驶抵中国,为推动中瑞友好合作关系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同样是一个古航海国家,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华民族在海洋上最辉煌的事业。然而,被朝廷当作“敝政”,航海资料全被烧毁,连一个船名都未能传留下来。 改革开放给海洋事业增添活力,海洋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支持产业,为向海洋强国进军奠定了基础。 迈入新世纪,江泽民前主席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是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 胡锦涛主席十分关注海洋,指出“海洋是国际交往的大通道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宝库。无论推进发

文档评论(0)

danli2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