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组合排水技术在渍害田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推荐.docVIP

农田组合排水技术在渍害田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推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田组合排水技术在渍害田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推荐

农田组合排水技术在渍害田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1? 工程概况-52米,东高西低,自然坡降约1/500,南北面傍山各有一条黄泥埠水库灌渠通过,东邻水库,西靠公路,中间有一老河道穿过,河较多田面低2.5-3.0米,过水断面能力满足排涝要求。由于田间灌排系统混乱,土地未平整,农田渍害严重。根据地形条件,稻田渍害成因和渍害程度,选定老河床右岸495亩进行暗排(高标准)治理;左岸140亩进行明排治理。(选定老河订右岸495亩,左岸140亩分别进实行渍水暗排.涝水明排的组合排水治理方案)。 工程规化 规化原则 健全灌排系统,保证地下掩渍水流畅通,调控自如,方便管理; 土地平整与组合排水工程相结合,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高治与初治(暗排与明排相结合),注意经济效果 高治区集水管(沟)方案选定 ─Ⅳ区,呈带状,集水管(沟)设在带状中央,吸水管与集水管(沟)垂直,规划过程中比较三个方案,考虑预制素砼集水管现埸可预制,施工较简便,少占耕地工程造价低,因选择方案。 工程布置:庙前治渍区工程总体布置见图 初治区(老河道左岸)面积140亩,在老河道一侧低洼处设一条主排水沟,垂直主排水沟设灌排渠道,单向分水,相间布置。 本治渍区农田未平整,为了便于耕作,田块按3亩一块规划,边长33*60米。 3? 暗管工程设计 吸水管内径选择 吸水管埋深,间距选择:本区为水稻种植区,因此,以水稻作物的要求来确定吸水管的埋深和间距,根据《农田排水技术规程》(SL150─90),确定设计埋深0.8米,间距吸水管内径计算18米。 3.1.2??????吸水管内计算 d n─糙率,取0.016; 取1.32962; Q0.0002m3/ i取1/ 0.04米,计算断面积,A吸=1.257*10-3 米2 ; 1.5A吸,换算得d取=4.8cm ; 内径为Ф5.5cm ; 集水管内径选择 22cm ; 。 工程施工:工程在1991年11月中旬动工,历时7个月,整个工程于1992年6月完成。 4.1?明沟的设置 称之为Ⅰ、Ⅱ、Ⅲ、Ⅳ区。根据各区的地形条件、水文特征,农作物的灌排设计要求,在各区沿山脚下傍冲之间开挖截水沟,拦截傍坡径流和渗水,在冲垄中离集水管5米,开挖了一条排水截水明沟,与该排水沟正交间隔54米,开设了一排灌结合的输水垄沟,同时各区中设有一灌溉沟,在各区的出口与排水明沟、集水管垂直,均开设了一条主排水沟,将该区的明排、暗排水输入老河道中,这些沟一同组成排灌一条龙的田间明排系统。以排除田面渍水,承担农作物的灌溉用水任务。 4.2?管槽开挖、埋设、检查井的砌筑 3—1.6米,纵坡1/1000,管材为内径25厘米的砼予制管。为减少其不均匀沉陷,在其管底铺设了10厘米的碎石煤渣垫层。吸水管埋设管长10950米,埋深0.8米,间隔18米,纵坡1/500,为减少灌溉渠道的渗透损失,吸水管端点与灌溉道相邻均留5米不铺管。吸水管出口与检查井联接段为避免汇集水流从管口接缝中或管壁孔眼渗出,向集水管渗流产生渗透变形,影响出口建筑物的安全,埋设3米不透水PVC波纹管。吸水管材系选用双股丙纶地毯丝过滤性PVC波纹管,内径6厘米,为增加吸水管的渗水能力,在过滤性吸水管段外稻草。稻草用量1kg/m。检查井111个,用砖砌筑,水泥砂浆粉面,规格50*60厘米,为便于吸水管出门阀的操作,在井内设爬梯,检查井底较集水低25厘米,并用钢筋砼预制板盖住井口。 工程评价及效益 工程于1992年3月竣工,并通过验收,工程当年就见效益。从多年来的运行状况来看: 5.1???从工程的排渍情况看,检查井中看到暗管中排出的水,其面层有铁锈色、油状膜等,浓度较大,不少井中可见有淡黄色的“絮状”物沉淀。说明大量的对农作物生长有害的物质已从水中排走,原来的烂泥、深泥田排干变浅,特别是原只能作一季稻且产量较低现可作两季,其产量比往年也增加了。 暗排工程对地下水能够调控自如,可根据农作物所需地下水埋深进行控制,农田将适宜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给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地下水降低,烂泥田变浅,田间工程配套,群众本力负担大为减轻。 5.2? ?? 项目单位 高治区 初治区 合计 面积(亩) 495 140 635 治理前平均亩产 (公斤/亩)         ? (公斤/亩)       ? (公斤/亩)       年增产量 ? (公斤)       年增产效益 ? (万元)       ??? 庙前渍害田治理工程是我市及我县在治理渍害性稻田上第一次使用PVC波纹塑料管暗排,技术要求高,施工质量控制较好,工程点投资16.834万元,每亩投资252元,从工程运行至今看,全年可净增粮食40.75万斤,年净产值可达14.26万元,还本年限只需1.5年,不但改善经济作物的生态环境,直接经济效益也是十分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