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国民性.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的国民性.pptx

日本的国民性 日本人的性格既好勇斗狠而又待人态度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尊大自傲而又彬彬有礼;冥顽不化而又柔弱善变;表面服从而又心存怨恨,不甘受人摆布;忠诚而又诡诈;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易于接受新的方式...... 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1 2 3 国民性的 内容 (是什么?) 造成原因及表现 (为什么?) 参考意义 日本的国民性 ·什么是国民性? 国民性,是由一个国家的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创造民族文化中形成的一种群体人格。其成因非常复杂,一般多表现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普遍具有并重复出现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等。 神道 集体主义 武士道 危机意识 忠义勇武 实用主义 各得其所 耻 一、日本国民性内容 双重性格 等级制度 二、日本国民性的形成 历史因素 地理环境 社会文化 2-1 地理环境 岛屿环境 农耕型社会 自然灾害频繁 资源极度匮乏 生存条件恶劣 危机意识强烈 忍从精神 享乐主义 从容冷静 集体主义至上 2-2 历史因素 中国文化的影响 镰仓和室町时代武士道精神 近代明治维新的影响 德川幕府统治的影响 ·镰仓和室町时代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国民性形成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的精髓即“忠义勇武”,要求武士对于主君的绝对效忠。讲求对大名和将军的绝对忠诚和彻底的服从 忠义勇武 ·德川幕府统治的影响 德川幕府将日本的封建体制和中央集权推至了顶峰,不同团队进行分属,不同领域加强对被统治者的控制,潜移默化中加强日本人的团队意识。 等级制度 集体主义 具体表现: 集团主义 日本人喜欢合群、重视集团的共同行动,反对内部个人竞争,坚持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 因此很难产生足以改朝换代的阶级对抗。 在侵略战争中,因为是集团行为,既有“上级命令”,又“大家都一样”,这就形成一种“无责任集团”,干坏事的时候没有犯罪感,干完之后也没有责任感。 忠义勇武 民族史诗《四十七士物语》,讲述四十七个英雄为了“对主君的情理”牺牲了他们的名誉、亲人、正义以及一切,复仇成功后自杀,以生命尽忠的故事。反映出日本人的“勇”和“忠义”观。这种观念来源于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的精髓即“忠义勇武”,它要求武士对于主君的绝对效忠。讲求对大名和将军的绝对忠诚和彻底的服从。 ·中国文化的影响 圣德太子改革,开始系统学习中国。学习儒家和佛教思想。大兴佛教对神道教产生冲击,但只是在贵族中普及,没有到普通民众。否则极易引发动乱。但到了平安时代,对中国文化辩证吸收,唐朝没落日本却在唐文化基础上兴起国风文化。 忠、孝、道义 ·近代明治维新的影响 等级制 军队-完全废除 社会、 家庭-根深蒂固 明治维新前:士、农工商 明治维新后:皇族、华族、士族、平民 不彻底性:官吏的登用表面上是依据学问才识,不分出身贵贱,实际上明治初 年的官吏多是过去的封建家臣 没有铲除旧式封建制度, 军队中彻底废除等级制。 具体表现: 实用主义 对中国文化的选择性接受, 如日本人没有祖宗崇拜,因此忠孝两难时很容易“舍孝求忠” 又如人们熟知的 唐时不取太监, 宋时不取缠足, 明时不取八股, 清时不取鸦片。 等级制 幼儿摇摇晃晃会走时,学习的第一课就是尊敬父兄。 日本家庭生活的核心,就是以性别、辈分以及长嗣继承来区分个人的等级。 每一个日本人最初都在家里接触等级制,后来再把这种习惯带到经济以及政治上。 2-3 恩情如债 家庭中的长幼礼仪教育 U形自由曲线教育断层 报恩于万一 社会文化 等级制 双重人格 三、参考意义 •本尼迪克特撰写《菊与刀》(战略意义) •通过了解人类心理如何受到文化的塑模,来解释较大社会的整体性质 •克拉克洪( Clyde Kluckhohn ) 和莫瑞( Henry Murray) 曾说过一句名言: “每一个人( 性格) 都有若干方面像所有的人若干方面像一部分人,若干方面则什么人都不像。 •对日本的国民性,大家可以不认同,但起码不能忽视。 参考资料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 李卓.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5):71-75 张伟东.论日本的国民性对中日关系的影响[J].大连干部学刊,2008,24(2):39-41 摩罗.“国民劣根性”学说是怎样兴起的[J].书屋讲坛,4-9 周晓虹.理解国民性: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兼评英克尔斯的《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J].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2012(05):49-55 李冬木.芳贺矢一《国民性十论》与周氏兄弟[J].山东社会科学,2013(7):85-93 李卓.日本社会秩序稳定的历史文化因素——兼谈日本的国民性[J].日本学刊,2013(4):105-159 游国龙.文化与人格研究和心理学人类学的方法论剖析——以《菊与刀》与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