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强项令》课件概要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 2、朗读课文,疏通全文大意。 3、积累文言知识 关于《后汉书》 我国史学名著,南朝宋范晔撰写。今本120篇,分130卷。纪传体东汉史。本书汇集一代史事,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资料。本文节选自《后汉书·酷吏传》。 强项令 晔 圉 匿 骖乘 叱 箠 楹 方法:字词——句子——段——文章 借助课后的注释,同桌互助。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学习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 ? 2、理解古代“法”与“执法”和现在的“法”与“执法”不同。 1.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2.文章主人公有些什么可贵品质? 3.课文是怎样来描写人物形象的? 第一节:写董宣执法的故事 第二节:写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景况 3.从第一个故事可以看出董宣的哪些性格特点? 无私无畏,有勇有谋 勇,表现在他面对大案毫不惧色,决心排除万难将凶犯缉拿归案,表现在他面对公主“大言数主之失”;谋,表现在他善于抓住机会,终在夏门外抓住了凶犯,“因格杀之”。 2、阅读第一段,概括故事的各个情节。 (1)事件起因:湖阳公主的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2)发展: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 (3)高潮:公主告状,董宣痛陈杀奴的理由,光武帝命董宣向公主谢罪,他宁死不从。 (4)结局:光武帝明白了个中道理,重赏董宣。 (5)尾声:此后不法之徒都怕董宣,董宣获得“卧虎”的美称。 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惊心动魄。 1.课文又是怎样记叙“董宣执法”的呢?请你找出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 1起因(开始至“吏不能得”):湖阳公主家奴白日杀人,隐匿主家, 官府抓不到。 2发展(至“因格杀之”):董宣寻机,斥责公主,格杀家奴。 3高潮(至“终不肯俯”):公主告状,皇帝令董谢罪,董宣死不从。 4结局(至“赐钱三十万”):汉光武帝明白了道理,重赏董宣。 5影响(至段末):从此不法之徒都怕董宣,董宣获“卧虎”美称。 2.在这个故事中,汉光武帝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变化? 变化:刘秀一开始听了公主的告状,怪罪于董宣,要用鞭子 打死他, 但后来却不杀他,而奖励钱三十万。 (1)从中看出光武帝是一个识别人才,知错就改的明君。 (2)光武帝明白了个中道理,明白了董宣痛陈严格执法对 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董宣秉公执法、维护皇权的精诚之心征服了他。 3.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 什么看法? 董宣秉公执法,他知道如审判湖阳公主家奴,必遭公主 阻挠,或许就杀不了家奴,这样做,体现了董宣的当机 立断,果敢英明。 4.为什么被称作“强项令”?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 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5.汉光武帝为什么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这对表现董宣的品质有何作用? 因为刘秀发现,董宣死后,是用布做的被子盖尸体, 只有妻子和儿子在相对哭泣,只有大麦几斗,破车一辆, 家境非常贫困,由此可知,董宣生前非常廉洁。刘秀的 这番话更加从侧面烘托出董宣的廉洁。 6.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采用过这样(侧面烘托) 的写法?请举例说明。 1、课文反映了董宣的哪些优秀品质?采用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董 宣 不畏权贵 秉公执法 廉洁 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 (语言、动作) 1、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你从哪些字眼看出来?你怎样看待他的这些变化? 汉光武帝对董宣先是“怒”,表现在“召宣,欲捶杀之”。接着听了董宣的陈述后,改为“笑”,表现在“因敕,赐钱30万”。最后,当董宣死后,他“伤之”,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由此可看出刘秀这个皇帝还是比较开明,知错能改,爱惜人才的。 2、由湖阳公主包庇家奴杀人的情况,可看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是怎样的? 可见当时法制不健全,权贵们可以无视法律,甚至可以草菅人命,并且不受法律制裁。刘秀起初并不以为然,直到董宣冒死陈言,才改变了看法,要“圣德中兴”。 3、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何看法?在现今社会,能否这样? 现代的“法”与“执法”,不同于古代的“法”与“执法” ,现代法律分公安、检察、法院三个部门,三权分立,各司其职。 董宣此举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贵族阶级拥有特权,他们犯了法,可以不受法律制裁,如果依照法律程序,公主一定会百般阻挠,包庇自己的家奴,对董宣执法造成困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伸张正义,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董宣未经审判,杀了公主的家奴,这是可以理解的。 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清正廉洁 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