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新版-1
3.1 相图的测定方法—热分析法简介 热分析法概述 热分析(thermal analysis):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的技术。 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即状态的变化,总是用温度T这个状态函数来量度的。数学表达式为 F=f(T) 其中F是一个物理量,T是物质的温度。 所谓程序控制温度,就是把温度看做是时间的函数。取 T=?(?) 其中?是时间,则 F=f(T)或F=f( ?(?)) 3.1 相图的测定方法—热分析法简介 在不同温度下,物质有三态:固、液、气,固态物质又有不同的结晶形式。 对热分析来说,最基本和主要的参数是焓(ΔH) 常见的物理变化(状态变化)有:熔化、沸腾、升华、结晶转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有:脱水、降解、分解、氧化、还原、化合反应等。 这两类变化,首先有焓变,同时常常也伴随着质量、机械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等。 焓变发生于物质内部,宏观表现出的现象是物质状态变化,同时还伴随着吸热或发热等现象发生。 3.1 相图的测定方法—热分析法简介 几种主要的热分析法及其测定的物理化学参数 3.1 相图的测定方法—热分析法简介 一、DTA基本原理与差热分析仪 差热分析(DTA):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方法。 参比物(或基准物、中性体):在测量温度范围内不发生任何热效应的物质,如?-Al2O3、MgO等。 在实验过程中,将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差作为温度或时间的函数连续记录下来,就得到了差热分析曲线。 用于差热分析的装置称为差热分析仪。 STA 449 C型综合热分析仪 DIL 402PC型热膨胀仪 SETARAM SETSYS Evolution-2400综合热分析仪 3.1 相图的测定方法—热分析法简介 典型的DTA曲线: 图中基线相当于?T=0,样品无热效应 发生,向上和向下的峰反映了样品的放热、吸热过程。 二、差热曲线分析与应用 依据差热分析曲线特征,如各种吸热与放热峰的个数、形状及相 应的温度等,可定性分析物质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还可依据 峰面积半定量地测定反应热。 差热分析法测定相图 (a)测定的相图 (b)DTA曲线 DTA热分析法绘制Cu-Ni二元合金相图: (4)Cu-Ni合金匀晶结晶的特点 (5)Cu-Ni合金的不平衡结晶与枝晶偏析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合金自高温液态冷却速度较快,合金在结晶过程中,固相中的原子都来不及进行充分扩散而结晶; 这种结晶过程称为不平衡结晶。 由于树枝状晶体各次晶轴的成分不同,其金相试样经磨平抛光及浸蚀后,可显现出树枝状晶体。 具有枝晶偏析的合金,其塑性、韧性显著下降,给合金的压力加工带来困难。为此,生产上通常在高温下(低于固相线温度)长时间加热,使原子充分扩散,以消除枝晶偏析。这种热处理工艺称为扩散退火或均匀化退火。 共晶系合金的平衡凝固组织 按相变特点和组织特征,共晶系合金的平衡凝固组织分为:端部固熔体、亚共晶合金、共晶合金和过共晶合金四类。 ①端部固熔体合金Ⅰ:以Pb-Sn合金(含Sn量小于D点)为例。先画出该合金的冷却曲线。从降温过程可以看出:在温度t1时开始结晶出α固熔体;在t2时结晶完毕,为单相固熔体晶粒;在t2到t3之间无相变,也无组织变化。 冷却到t3遇到固熔线以后,Sn在α中的熔解度将不断减少,多余的Sn就以β固熔体的形式从α中析出。在从t3冷至t4时,α和β相的平均成分分别沿着DF线和EG线变化。这种由过饱和固熔体分离出另一种相的过程称为脱熔转变。脱熔相一般称为次生相,本例的次生相为β相,用βⅡ表示。 ②共晶合金Ⅱ(wSn=0.619):该成分合金从熔体冷却到共晶温度(183oC)时,发生共晶转变: L0.619 183oC α0.19+β0.975 熔体全部凝固成共晶组织,也称共晶体,用(α+β)共表示。 共晶体中两个相的相对含量可由杠杆定律计算: αD=CE/DE×100%=45.4% βE=CD/DE×100%=(1-αD)×100%=54.6% 共晶温度以下,分别析出βⅡ、 αⅡ,量少,可忽略。 析出过程中两相相间形核、互相促进、共同长大,因而共晶组织较细,呈片、棒、点球等形状。 共晶组织形态 共晶组织形态 ③亚共晶合金Ⅲ:成分位于CD之间的Pb-Sn合金都属于亚共晶合金。 当合金从液态冷却到t1时,结晶出α相,随温度降低,α相增多,L和α的成分分别沿tAC和tAD线变化。降温至t2时,α相的成分变至D点,L相的成分变至C点。此时剩余的液相发生共晶转变,并在冷却曲线上形成平台,直至液相全部消失为止。 凝固后的组织为α初+(α+β)共(α初指从液相中直接结晶出来的固熔体)。 继续冷却,α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