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宁省学业水平测试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 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文化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国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表现在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三个方面 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科学技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区域性):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各地文化各具特色又互相交融 ③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民族性):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例: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这反映出的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 A 源远流长 B 唯我独尊 C 博大精深 D 独树一帜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意义(B) 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 2、包容性的含义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3、包容性的意义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例:某地地处皖江南岸,古为吴越、荆楚之地。其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它是中原文化与越楚文化长期交融的产物。该地文化形成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 ) A 包容性 B 民族性 C 多样性 D 继承性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B)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团结统一。这种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平。 (3)勤劳勇敢。 (4)自强不息。 ※ 注意区分体现各层次内涵的事例。 例: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今天,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实际上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 ) A 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B 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C 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D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B)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民族精神的其它各个方面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3、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 注意识记体现爱国主义情怀的诗词格言和事例。 例: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 集体主义 国际主义 B 爱国主义 C 团结统一 勤劳勇敢 D 不断创新 5、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A)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共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例:下列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是( ) A 井冈山精神 B 载人航天精神 C 大庆精神 D 雷锋精神 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C) 1、新时期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必要性(意义) ①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C) 2、新时期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途径)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