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竞赛教案模板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教学竞赛教案模板详解

新乡医学院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授课题目        授课对象       时间分配       课时目标       授课重点       授课难点     授课形式      授课方法     参考文献      思考题         年 月 日               溶血性贫血   第一节 概述   概念     溶血: 指红细胞遭受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  溶血疾病:溶血存在但骨髓能够代偿(骨髓有6-8倍的代偿能力),红细胞的数量可以正常而不出现贫血。这种状态称为“溶血疾病”。   溶血性贫血:溶血的程度超过了骨髓的代偿能力(红细胞的寿命降低到正常1/6~1/8,即15~20天),红细胞的数量下降,造成贫血,这种贫血称为“溶血性贫血”。  二、病因学  (一)红细胞本身的异常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1.遗传性方面因素。    ① 遗传性膜异常:(举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简要介绍其发病机制)  ②红细胞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举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可简要介绍其发病机制)  ③珠蛋白生成障碍性:(举例)异常血红蛋白病(可简要介绍其发病机制)  2、获得性因素:(举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可简要介绍其发病机制)。    (二)红细胞周围环境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1.免疫性溶血性贫血: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②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举例新生儿溶血症。  2.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行军性血红蛋白尿、DIC、败血症等。  3.生物因素所致溶血性贫血 :蛇毒、疟疾、黑热病    4.理化因素所致溶血性贫血:大面积烧伤、亚硝酸盐中毒。   三、发病机制  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降解    1.血管内溶血: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PNH、输注低渗溶液等。    以血红蛋白直接释放入血造成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多媒体)  结合多媒体介绍 “尿罗氏试验”的概念。  2.血管外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结合多媒体介绍血管外溶血,红细胞破坏以后血红蛋白的代谢过程,启发学生了解该过程可能导致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实验室检查表现。                                                         四、 临床表现    急性溶血性贫血:突然寒颤、高热、 腰背酸疼、血红蛋白尿、休克和急性肾衰。   慢性溶血性贫血:贫血、黄疸、肝脾肿大 三大特点。可有肝功能损伤和胆石征。  五、实验室检查   提示溶血的实验室检查    1.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 正常 10-40mg/L. 血管内溶血时可以增高。  血管内溶血   2.血清结合珠蛋白: 正常0.5-1.5g/L. 血管内溶血时可以下降。溶血停3-4 血管内溶血   3.血红蛋白尿:尿常规示潜血试验阳性、尿蛋白阳性、红细胞阴性。  4.含铁血黄素尿:(rous test) 尿脱落细胞内含有含铁血黄素。主要见于慢性溶血。     血管外溶血  胆红素:总胆红素增高。血清游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血管外溶血         尿胆原和粪胆原:尿中排出量增加。       (二)提示骨髓代偿增生的实验室检查    见前述发病机制  (三)提示红细胞有缺陷、寿命缩短的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形态改变:如 球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等。  2.红细胞吞噬现象及自身凝集反应 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海因氏小体:红细胞内变性珠蛋白的包涵体。见于G6PD缺乏、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化学药物中毒  4.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异常:正常细胞在0.46-0.38%的盐水中开始溶血,在0.34-0.30%完全溶解,在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时,球形红细胞可能在0.50-0.72%可以溶血。   5.红细胞的寿命缩短 用放射性核素51Cr标记的红细胞的方法来进行测定。  六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确定是否为溶血性贫血    1.有急、慢性溶血的临床表现。  2.贫血的实验室证据。 溶血性贫血  3.溶血的实验室证据  (二)确定溶血性贫血的原因  1.病史询问:注意有无输血、感染、理化因素等    注意 有无 阳性的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