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与碳密度关系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制造业与碳密度关系研究

学报 2014年第2期  中国制造业与碳密度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1980~2011年数据 李国年1,2 (1广州大学 松田学院,广东 广州 511370;2武汉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本文选取1980—2011年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和碳密度进行了格兰杰 (Granger)因果关系检 验。结果显示:制造业的发展并非一定会导致碳密度增加,同时碳密度增加对于制造业的发展也没有显 著的帮助,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影响关系。本文在现实的基础上对本文的结论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碳密度;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中图分类号:F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00(2014)01-0057-05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特别是碳排放问题,已经成 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中国,自改革开放始至今,在这几十年中,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的发展, 各产业也从无到有,从低到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是,由此而带来的能源低效率与碳排放问题 使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同时,碳排放问题也使中国在国际上受到很大舆论压力。2007年,荷兰环境评估 机构 (NEAA)发布报告称中国在2006年排放二氧化碳62亿吨,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碳排放大 国。2009年英国风险评估公司梅普尔克罗夫特 (Maplecroft)公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显示,中国每年 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60亿吨,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国际上对于碳排放、环境污染、产业结构与制造业污染之间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格罗斯曼和克鲁 [1] 格 (Grossman&Krueger)(1991) 指出经济规模和环境质量之间存在倒 “U”形关系,同时认为技术以 及经济结构对环境都有重要影响,而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也会显著影响环境。帕纳尤多 (Panayotou) [2] (1993) 提出了人均收入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该曲线在后来的研究中成为了较 [3] [4] 经典的分析工具。施马兰西 (Schmalensee)(1998) 和加莱奥蒂 (Galeotti) (1999) 的研究都证实了 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均收入呈倒 “U”形关系,只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处在 “U”的不同阶段。而弗里 [5] 德尔和格士纳 (Friedl&Getzner)(2003) 通过对奥地利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人均GDP与碳排放呈 “N” 型关系。后续还有很多学者对EKC曲线及其假说通过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大部分的结果和帕纳 尤多 (Panayotou)的假说结果一致,但有些结果却否定了帕纳尤多 (Panayotou)的结论。帕纳尤多 (Panay [6] otou)(1997) 还对产业结构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做了具体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于环境的影响最大。 收稿日期:2014-11-24 作者简介:李国年 (1975- ),男,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产业发展与人 力资源、政府行为。 57 [7] 国内对此问题也有相当多的研究。王中英,王礼茂 (2006) 指出,从宏观角度看,经济增长同碳排 [8] 放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工业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胡初枝,黄贤金,钟太洋,谭丹 (2008) 认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