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P
建成環境使用後評估(P.O.E.)彰化市中山路 2 段 542 號歷史淵源 1930 年代的台灣,還處於日治時期,當時台灣社會及文化活動蓬勃發展,急需一座公共建築供民眾活動。彰化郡於 1933 年 ( 日本昭和 8 年 ) 在彰化市東郊彰化公園內興建了彰化市公會堂,成為當時彰化市民從事宗教、祭祀、慈善、學術、電影、表演、演講……等之多功能活動場所。 1945 年以後,國民政府接收彰化公會堂,隔年改名為中山堂,初期由彰化縣議會使用, 1962 年,彰化縣議會遷出,先後使用的單位包括彰化市民代表會、國民黨市黨部、民眾服務站、後備軍人退輔會、彰化市清潔隊及彰化市公所聯合里辦公處。 2002 年,彰化縣政府將之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於 2003 年~ 2005 年進行修復及整理工作, 2005 年 7 月委託彰化市公所管理維護,希望藉活化古蹟的理念,為彰化縣民增加一個藝文及休閒的空間。
建築風格1930 年代台灣逐漸出現含帶藝術裝飾式樣特徵的建築物,彰化藝術館前身彰化公會堂的建築除了有明顯的藝術裝飾風格外,還綜合了當時流行的現代風格和新古典風格,其特徵介紹如下:
?裝飾藝術風格 在外廊門楣飾帶以漸層退縮水平延伸,至門框中心以三角突起,正面山牆飾帶以漸層退縮水平線板配合塊狀連續構成。室內門窗與裝修收邊大量運用折線為裝飾。
?現代式樣在外觀可以看到側立面門窗均延伸出水平遮陽板,此為一種簡潔風格的新式樣。
?古典過渡式樣開窗採雙數並窗的形式,即兩道細長型的窗戶並排設置,窗框的線條在楣線採漸層退縮,上下窗之間退縮以形成更長的垂直窗帶。在簷口部份,採取明顯新古典主義式樣的線版裝飾元素。窗戶的細節包括了哥德式的外斜窗台與併排長窗
環境分析
優點
基地位於大馬路前,為處人潮容易具焦的地方
旁邊為紅磚的文化局,因此顯得較為明顯
前面設有廣場,因此多學生常聚於此
館內離馬路有段距離,因此具有一定之隔音效果
缺點
由於是由古蹟改建而成,因此內部的空間使用上不太符合現代藝術館之使用需求
由於屋頂相當高,因此造成燈光嚴重不足
角落過於陰暗,因此常浪費掉一些空間
整體採用低明度的色彩計畫,顯得讓人難以親近
三、業主使用單位需求:
希望空間以推廣藝文活動為主,因此希望有個舞台、展覽廳及公共所需要的空間(如:廁所、服務台、行政辦公室)
四、規劃理念:
設計師希望藉由復活古蹟的概念,結合古典與現代,並將空間做大格局的切割,使空間使用更加方便,讓空間呈現出古典與現代合一的時光交錯空間。
舞台展覽廳
彰化藝術館相關問卷調查
先生/小姐您好:
不好意思,打擾您一點時間,我們是朝陽科技大學室內設計學位學程的學生,最近正在進行一項關於建築(室內)的使用後評估,在此麻煩您協助我們完成此問卷,內容僅供學術研究,謝謝您的配合!
研究生:林宜增、陳宣翰 敬上
1、請問您是否參觀過藝術館?(選擇否 請寫2、6、9題)
□是 □否
2、請問您是否滿意藝術館的建築外觀?
(非常不滿意:1□ 不滿意:2□ 滿意:4□ 非常滿意:5□)
3、請問是否滿意藝術館的內部格局配置?
(非常不滿意:1□ 不滿意:2□ 滿意:4□ 非常滿意:5□)
滿意與不滿意的原因:
4、您認為藝術館的消防設施是否完善?
( 是:□ 否:□ )
5、藝術館展示牆是否妥當?
( 是:□ 否:□ )
不妥當的原因:
6、藝術館之交通路線及館內展覽路線是否流暢?
(非常不滿意:1□ 不滿意:2□ 滿意:4□ 非常滿意:5□)
不流暢的原因:
7、您是否滿意館內之氛圍營造?
(非常不滿意:1□ 不滿意:2□ 滿意:4□ 非常滿意:5□)
滿意與不滿意的原因:
8、您認為館內是否有效利用空間?
( 是:□ 否:□ )
9、您認為館場是否維護良好?
( 是:□ 否:□ )
10、您認為藝術館有需改進之處嗎?如果有,您的建議是?
*非常感謝您的配合,在此祝您萬事順利*
五、現況探討:
根據所做的問卷與訪談,對於彰化藝術館的空間使用,提出下列幾個問題
問題一:關於館內廁所的位子,顯得有些距離,且館內並無廁所
對策:因廁所位在藝術館旁,建議將旁邊的門開啟,使人不必再繞路而走,並妥善規劃這路徑的空間
問題二:因基地位在大馬路旁,人群導入較差
對策:藉由人行道與廣場的設計,做引導作用,漸漸導入館內
問題三:燈光太暗
對策:因大量運用投射燈,且天花板較高,所以燈光才會顯得昏暗,建議採牆面的間接光增加亮度或是讓局部光線藉由開窗間接照射至室內
問題四:角落太陰暗
對策:將因案的角落做有效的設計(如:設置遊客互動區等)
問題五:格局配置不當
對策:經由使用者所提的問題進行補救
由於大部分人使用的空間為展場,因此我們將對展場的使用後做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