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断句方法(随堂用)概要
⑶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9: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宫 室 之 美 为 之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妻 妾 之 奉 为 之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所 识 穷 乏 者 得 我 而 为 之 是 亦 不 可 以 已 乎 此 之 谓 失 其 本 心 参考答案: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参考译文: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这种不符合礼义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5、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如10: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能预见胜利的情况有五种: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和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打的会胜利;懂得兵多兵少的不同战法的会胜利;官兵同心同德的会胜利;用自己的有准备来对待敌人的无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干涉的会胜利。 如11: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 翻译: 年老独身或是死去妻室的男人叫鳏夫,年老死了丈夫的妇女叫寡妇,年迈膝下没儿没女的人叫孤老,年龄小便失去父亲的孩子叫孤儿。这四种人,是世间最无依无靠的穷苦人民。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分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无乃……乎”,“得无……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规律六: 借助句式特点及固定结构断句 “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 “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不亦……乎”(不亦说乎?); “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欤”(可得闻欤?); “得无……乎”(得无异乎?) 例子12: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断句: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孔子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所以对于看过海洋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了;对于曾在圣人之门学习过的人,别的议论也就难于吸引他了。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的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都有光辉,一点儿缝隙都一定照到。流水这个东西不把洼地流满,不再向前流;君子的有志于道,没有一定的成就,也就不能通达。” 找出动词?,明确句意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 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 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 句。比如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句中动 词有“亡”“入”“吊”,因此可区分出两个 句子。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句中 动词有“将”“归”“贺”,可区分出两个句子。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2、找虚词,定句读。 3、对话、引文定句读。 4、据修辞,定句断。 5、依总分,定句读。 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 实际操作中要综合运用 6、借助句子成分及固定结构断句 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 断句加标点后,还应该作些检查。那么,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呢?下面两条方法可供参考。 (1)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例如《师说》中的几句话,有人这样标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这句的毛病在于把句中表提顿的“也”误为现代汉语中得副词“也”了。错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概要.ppt
-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概要.ppt
- 文科数学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概要.ppt
- 文理分科后第一次班会概要.ppt
- 文秘讲座(一)1概要.ppt
- 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概要.ppt
- 文网文-游戏-业务发展报告概要.docx
- 文科班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概要.ppt
- 文科地理高三一轮复习第1章-第1讲地球与地图概要.ppt
- 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及家具艺术特色概要.ppt
- 2025年湖南省娄底地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参考答案.docx
- 新老师进班介绍课件模板.pptx
- 2025年湖南省娄底地区单招语文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湖南省娄底地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2025年湖南省娄底地区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湖南省娄底地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带答案.docx
- 二零二五年地材供货与建筑工程绿色技术研发合同.docx
- 新老师进班介绍课件.pptx
- 2025年湖南省岳阳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湖南省岳阳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