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模式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

《聋校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模式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聋校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模式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聋校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模式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概述 2006年4月,我校上报了《聋校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申请报告,2006年9月,课题被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为“十一五”重点科研实验课题。整个课题研究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研究方案设计准备阶段 (2006.3--2006.7);研究实施阶段(2006.8--2007.12);总结阶段(2008.1—2008.12)。历时近3年,在市教科所的领导下,在我校任健美校长的督促和赵庆主任具体指导之下,全组教师积极参与了《聋校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在吴成平老师的组织下,丁峰楠 、周蓓、汪莉为骨干,姚春霞、陶春霞、陈惠等教师参与下,分别对聋校课堂教学中有效促进师生沟通基本条件研究、聋校课堂教学中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聋校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的形式、聋校师生沟通基本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总结性的成果。 二、课题核心概念: 2.1沟通:沟通一词,根据辞海的解释是指疏通意见使之融洽之意,而英文之沟通一字为Communication ,该字是由拉丁字Communis 演变而来的,它含有「分享」(to share) 或「建立共识」(to Common)之意。 国内外曾有诸多专家学者对沟通加以定义,如:许拉姆(Wilbur Shramm ,1971):沟通即是借着分享消息、意见或态度,试图与他人或团体建立起共同的了解和看法赛蒙(H. A. Simon ,1976) :沟通是组织中的一份子,将其决定前提传达给另一份子的历程。谢文全(民78)将沟通定义为:沟通乃是个人或团体相互间交换讯息的历程,藉以建立共识、协调行动、集思广益或满足需求,进而达成预定的目标。吴清山(民80)认为:沟通是个人或团体传达情感、讯息、意见或事实,到其它个人或团体,彼此能够产生相互了解的一种历程。 综上所述,沟通是指个人或团体将情感、意见等讯息,利用各种媒介传递给对方的一种历程。 2.2手语:手语是由于聋人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已作为聋人的一种语言,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手语包括手指语和手势语。手指语是用手指的指式变化和动作代表字母,并按照拼音顺序依次拼出词语;在远古时代,全人类都处在简单的有声语言阶段,常常用手做各种姿势来表示意思,这样的手势大多数是指示性和形象性的动作,叫作自然手势,此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开始创造出具有语言性质的手势,这种在有声语言和文字基础上产生的,与有声语言密切结合的手语,称之为人为手势。自然手势和人为手势结合成为手势语。手语是一种特殊的沟通形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语言沟通障碍…提倡沟通方式的多元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3.3、建构理念到实践的需要 美国学者柯克所说:“儿童的听觉损伤对聋教育提出了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困难问题。其中,尤以沟通问题为甚。”又如台湾学者林宝贵所言:“世界的聋教育,事实上就是一部语言沟通与语文教育的发展史。”由此可见,重视沟通多元化发展,培养聋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是何其关键和迫切。目前聋教育的双语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具体的模式,而理念到实践需要模式的支撑,本课题着重点就是基于模式的研究。 四、聋校课堂师生沟通的现状 教学语言是课堂上教师用以向聋生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由于目前听觉损失严重和听觉频率补偿不全的聋生在聋校占绝大部分,他们主要依靠视觉分析器来接受语言信息,而目前聋校教学语言有口语、手势语、指语及书面语(含板书)四种,那么在教学实践中,这些语言的使用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 4.1、使用口语的状况:教师经常使用一些既不精练又不规范的口语,根本就考虑不到聋生是否能看懂,到了高年级,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教学速度的加快,教师更加顾及不到聋生对于教师口型的依赖性,教师们的口语基本就成为教师的“自言自语”,在信息沟通方面,根本就没有什么作用,有时反而是对聋生接受有效信息的干扰。 4.2、使用手语的状况:课堂中,我们绝大部分教师的手势不到位、不清晰,甚至很随意,聋生看起来十分费劲,常此以往,聋生接收的信息错误而片面,这一切都严重地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4.3、使用书面语的状况:使用书面语教学费时费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很少,而板书的演示,则是支离破碎,星星点点,聋生根本无法获得完整的语言信息,这也有碍于课堂教学有效度的提高。 由上述可见,这些教学语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地极为混乱,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这就从根本上造成了教与学之间的语言沟通障碍,严重降低了聋校课堂教学的有效度。据有关研究表明,90%以上的聋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