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雷”式战斗机.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瑞典“雷”式战斗机

J37雷系列战斗机 Viggen一词在瑞典语中是“雷”的意思,指的是北欧神话中主司战争的“雷”神托尔(Thor)用手中战锤(瑞典语Mjolner,即所谓的“雷”神之锤)所制造的霹雳闪电,传说这个神锤发出的闪电可以杀戮各种各样的妖魔,瑞典皇家空军用“雷”来命名此款战机无非是想暗示萨伯37为全能战机。 十年砺剑 1952年,瑞典皇家空军就在考虑让萨伯公司开始预研新型战斗机取代刚刚服役的萨伯35龙式,皇家空军的对新机的性能要求主要是:起降滑跑距离不超过500米(这成了瑞典皇家空军对战斗机的一贯要求);最大速度能达到2马赫;可以执行高、低空拦截任务;能低空突防攻击敌方地面目标…… 萨伯公司欣然接受了该新机的预研项目,并将新机的公司代号定为项目1300。在接到项目后萨伯公司的设计师们先后提出百余种方案,其中包括:使用了火箭发动机的项目1325;使用类似龙式的双三角翼结构的项目1372(该方案十分命短,连风洞模型都未制造);可垂直起降的战斗攻击机-项目1400;最大速度2.8马赫的项目1421;最大速度2.3马赫,外形模仿幻影III的项目1443……直到项目1500才大致接近现在的“雷”。在经过100余种设计方案对比后,终于在1962年确定该机的整体布局采用代号项目1534的方案,整个论证过程长达10年。其研制过程自开始至终挫折不断,但各种方案的设计工作依然坚持进行,没有象有些国家那样的为了降低风险而将已经花费大量心血的战机研制项目盲目下马。 瑞典皇家空军要求研制新型战斗机的议案在1961年得到瑞典国会的同意,但新型战机的研制费用和单机成本要严格限制。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新机的动力强劲,瑞典沃尔沃航空发动机公司得到了美国普.惠公司JT8D型涡扇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这也是瑞典第一次引进美国人的发动机。为了适应瑞典的使用环境而将其燃烧室进行适当改进后,沃尔沃公司开始生产瑞典版的JT8D,即单台正常推力6.7吨的RM8A型涡扇发动机。这是瑞典人的一贯传统-购买发动机的技术,然后在国内改进和生产,决不单纯地采购。 1962年2月萨伯公司将最终确定的三角翼鸭式布局设计方案连同详细的技术说明送交瑞典航空部。两个月后设计方案得到批准,同时萨伯公司成立研制小组正式开始萨伯37“雷”的研制工作。1967年2月8日,萨伯37首飞成功。题图为JA37型原型机。萨伯公司为了“雷”的研制共制造了七架原型机用于试飞等各种试验,这七架原型机的具体试验项目为: 1号机用来飞飞行包线; 2号机用来测试操纵系统; 3号机安装了全套的电子设备,用于电子设备测试; 4号机用于动力系统试验和精测平飞速度; 5号机用于武器装备试验; 6号机是最完整的原型机,用于各系统的综合测试; 7号机后来成为“雷”家族中双座教练型Sk37的原型机。 1968年,瑞典皇家空军经验收认定萨伯37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投产。同年订购首批生产型“雷”,当时认为总订货量将达800架以上,而后来的实际订购数量只有329架,当然这其中有冷战结束的因素。1970年试飞工作全部完成,开始生产原型机。 一机多型的设计思想 作为固定翼战机,“雷”除了它出众的短距起降性能外,最大的特色要属它一机多型的设计概念。这种概念意味着以一种机体作为基本作战平台,只需更换平台上的部分设备即可执行其他任务,有点模块化的意思。这个一机多型的思想在今天并不出奇,因为现代的战斗机设计已经向一机多用前进,但在三十年前,这种思想就显得前卫了。 六十年代时,美苏等航空大国还在研制专用的制空战机和专用的对地攻击机时,作为小国的瑞典却无法承受如此的武器发展战略。诚然,在单一作战性能指标上,专用战机的作战性能一般要优于多用途战机,但这要付出昂贵的经济代价。在这个前提下,萨伯公司开始考虑改变战机的设计思想,不过这种思想的转变也是“雷”在设计过程中几次反复的原因之一,因为在1952年提出的几种设计方案还没那么前卫地考虑到一机多型的概念,而龙式也是在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后才开始考虑将其改装成多用途战机的。象“雷”这样在设计中就体现一机多型的多用途战斗机实在不多,但这种设计思想不仅有助于提高战机的通用性,减轻后勤负担,最重要的是具有很好的经济性,现在的美国JSF项目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在J37的研制中,瑞典从国外购置和专利仿制了一些分系统,其中主要的有: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JT8D涡扇发动机,由瑞典进行了改进设计,加装加力燃烧室,给予瑞典编号RM8;美国加雷特公司航空研究分公司的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美国辛格公司基尔福特分公司的惯性导航系统(JA-37用);美国航空仪表实验室的战术仪表着陆系统;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雷达高度表和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英国史密斯仪表公司的各种座舱显示装置和飞行仪表;美国休利特·帕卡德公司的自动试验和检测设备。 独特的结构 鉴于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