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咏物诗四首》《子规》《赏牡丹》(婷)
“子规”意象: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龙标,遥有此寄》)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诗人笔下的子规有何特点? 2、诗人对子规寄寓了什么感情? 3、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 1、意象分析 诗人笔下的子规有何特点?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冤亡、积怨、啼血 2、情感分析 诗人对子规寄寓了什么感情?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蒙冤屈死之人多,诗人对他们的 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抨击。 3、手法分析 ①托物言志。此诗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的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这也是全诗的主旨) ②用典。采用杜宇化鸟的典故,来说明杜宇冤亡、积怨之深。 ③反问。后两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暗示之意深刻。 ????? 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诗人写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 2、诗人对牡丹寄寓了什么感情? 3、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 1、意象分析。 芍药:艳丽、妩媚,但是格调不高。 芙蕖:纯洁,但是寡情,孤芳自赏。 牡丹:国色天香,高贵富丽。 《诗经.溱洧》有句“赠之以芍药”,所以宋韩琦《北第同赏芍药》云:“郑诗已取相酬赠,未见诸经载牡丹。”但至唐,牡丹始贵,芍药地位渐不如牡丹,刘禹锡此诗也认为其格调不高,即“无格”。至于“芙蕖”,即荷花,自古以其高洁清静,或孤芳自赏,故刘此诗认为其“净少情”,即纯洁而寡情。 2、情感分析 诗人突出了牡丹的高贵富丽,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牡丹国色天香的独特魅力是诗人追求的一种理想的人格境界。? 3、手法分析 ①衬托手法的运用。 写芍药的“无格”,芙蕖的“少情”,来衬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 ②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唯有牡丹真国色”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从正面描写牡丹。“国色”,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国中最美丽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姿色远在其他诸花之上。突出牡丹的高贵富丽。 写三种花都用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具有了人情味,全诗也就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小 松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1、分析意象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由小而大,不为人注意,不甘埋没,拼搏向上,具有强大生命力。 柳 【唐】 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参考答案: (1)逐(1分)。运用拟人(1分),赋予柳人的动作,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表现了柳枝的轻柔与活力,蓬勃生机(2分),形象生动(1分)。 (2)对比(1分)。前两句写春日之柳充满生机,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2分);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萧条凄凉(1分)。通过对比描绘,表现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1分),也正是诗人自伤迟暮的写照(1分)。 (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 * 咏物诗: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诗。 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步骤: 1、意象分析。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 2、情感分析。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3、手法分析。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如何鉴赏咏物诗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比喻、象征、 对比、烘托 拟人等 顾况 顾况(?~约806后),唐代诗人。字逋翁。苏州人,。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建中二年(781)至贞元二年(786),韩□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时,曾召为幕府判官。贞元三年为李泌荐引,入朝任著作佐郎。贞元五年,李泌去世,他也于此年三、四月间贬饶州司户参军。约于贞元十年离饶州,晚年定居茅山,自号华阳真人,有《华阳集》。其诗多为揭露现实黑暗为主。 ——哀怨、凄凉或思归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 1、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名校联盟]广西南宁市兴宁区昆仑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3.3《立方根》课件.ppt
- [名校联盟]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7.2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课件.ppt
- [名校联盟]广西岑溪市波塘中学七年级下数学 第五章 小结云复习(一)课件(人教版).ppt
- [名校联盟]广西东兴市江平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6.3 实数》课件1.ppt
- [名校联盟]广西岑溪市波塘中学七年级下数学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课件2(人教版).ppt
- [名校联盟]广西南宁市兴宁区昆仑初级中学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立方根》课件.ppt
- [名校联盟]广西岑溪市波塘中学七年级下数学《5.1相交线-垂线》课件(人教版).ppt
- [名校联盟]广西岑溪市波塘中学七年级下数学《5.2平行线及其判定》课件(人教版).ppt
- [名校联盟]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4.1 多姿多彩的图形灵》课件.ppt
- [名校联盟]广西岑溪市波塘中学七年级下数学 第九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课件(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