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五单元 《祭十二郎文》 课件2 (共43张PPT)
翻译10---12段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如今我派遣建中祭奠你,慰问你的儿子和你的乳母, 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 他们如果有粮食可以维持到三年丧期满,就等到丧满以后接他们来;如果生活困难而无法守满丧期,就立即把他们接来。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其余的奴婢,都让他们为你守丧。 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等到我有能力改葬的时候,最后一定把你的灵柩安葬于祖先的坟地,这样以后才算了却我的心愿。 (力:有能力,名词作动词) 十.后事安排 对孤儿、乳母 有粮食 守孝到结束 没粮食 马上接来住 对奴婢 守丧 惟其所愿 对死者 如有能力,终迁葬祖坟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唉!你生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期;你活着我们不能互相照顾,同住一起;你死后我又不能抚尸痛哭;装殓时不在棺前;下葬之时不曾俯视你的墓穴。 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我的行为辜负了神灵,因而使你夭亡;我不孝顺、不慈爱,因而既不能和你互相照顾,一同生活,又不能和你互相依傍。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一起死去。一个在天涯,一个在地角。活着的时候,你的影子不能和我的身子靠拢;去世以后,你的灵魂不能和我的梦魂亲近。这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恶果,又能怨谁呢! (其又何尤:宾语前置句,即“其又尤何”) “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茫茫无际的苍天啊”,“我的悲哀何时才有尽头呢!”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从今以后,我对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以留恋的! 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 打算回到故乡去,在伊水、颍水旁边买几顷田,打发我剩余的岁月。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教育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才;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待她们出嫁,我想要做的,像这样罢了。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唉!话有说尽的时候,而悲痛的心情却是没完没了的,你是能够理解呢?还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呢?唉!伤心啊!希望你的灵魂能来享用我的祭品啊! 十一.对生不能共居公养,死不能临尸尽哀的悲痛和怨恨 以后我想做的事 教育儿子——长大成才 抚养女儿——等待出嫁 分析: 课文最后一部分的思路 祭奠亡灵 吊慰家属,改葬,事事不忘 行负神明,追悔莫及 抚孤成立,馀年之愿 分析: 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 ,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分析: 这几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情谊? 明确:替他处理后事,替他教子养女,反复表现愧疚之意。 明确:(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史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庭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 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族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 分析: 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情的? 明确: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 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地叙事,而是典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身体力行,在写作本文时一改以前祭文死板的骈文形式,破骈为散,通过自由抒写的散文形式,尽情地倾吐自己心中的悲痛,开了祭文自由抒情的先河,我们应学习韩愈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第5自然段中的“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名校联盟]福建省晋江市永和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1.ppt
- [名校联盟]福建省建瓯二中七年级数学下册 5.2.1平行线第1节.ppt
- [名校联盟]福建省晋江市永和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二.ppt
- [名校联盟]福建省晋江市永和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一.ppt
- [名校联盟]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三川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9.1.2不等式的性质》课件.ppt
- [名校联盟]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三川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利用不等式性质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课件.ppt
- [名校联盟]福建省福清市沙浦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数轴.ppt
- [名校联盟]福建省建瓯二中七年级数学下册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已改2).ppt
- [名校联盟]福建省福清市沙浦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有理数的乘方.ppt
- [名校联盟]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三川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9.1.2.3不等式的性质》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