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路桥毕业设计之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上塬至宋湾段设计(设计说明)
路桥毕业设计之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上塬至宋湾段设计(设计说明)
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上塬至宋湾段设计
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上塬至宋湾段设计
1.1 设计概况
1.1.1 概况
本设计为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K5+400~K6+460)综合设计,该设计路段的实现将对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方便地方人民群众生活起到积极作用;也是联系本地与外界的一条重要通道。
本线路设计按高速公路设计,路基宽度26.0m,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100Km/h,其余标准均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本路线起点里程桩号为K5+400,坐标:X=3735399.4641, Y=465372.073,终点里程桩号为K6+460,坐标:X=3735208.9365,Y=466412.3874,全长1060m。 第1章 设计说明
1.1.2 沿线自然地质情况
1、地形、地貌
本路段属秦岭山区。受复杂地质构造变动与内外地质应力长期作用,形成了山间盆地河谷丘陵为主的地貌。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谷两侧高,向丹江河谷降低。地貌单元为古溶原,溶原面积广阔,中间偶见风化溶蚀残余的石灰岩孤山,呈馒头状山包,高差不大,一般小于50m,基岩呈裸露或半裸露状。
2、气候、水文
本路线段属北温带亚湿润气候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冬春长,夏秋短,水热同季,垂直差异明显,具山地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2.8~13.8℃,降水量比较丰富,降雨量725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夏季间有冰雹,霜期始于10月下旬,终于次年3月底,冻土深度8.6~16.8cm。
3、工程地质概况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本路段地质构造属秦岭褶皱系的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纸房—永平褶皱束、太白—商县褶皱束,南秦岭礼县—柞水华里西褶皱带等构造单元,经多次构造变动,岩层褶皱伴有侵入岩体与发育的断裂,形态不完整,节理密集,岩石破碎。
4、地震基本烈度
属秦岭山地,第三纪以来区域新构造活动比较强烈,总体以断块、地垒式抬升为特征,其间还有山间盆地形成。抬升表现为多级夷平面、多级(高低漫滩与一~四级)基座式阶地,还有峡谷、河流袭夺(截弯取直)及历史地震等现象。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线路地震烈度为:商州区属Ⅶ度区,丹凤县属Ⅵ度区。
1.1.3 主要设计指标和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速度:100km/h。
(3)路基宽度:26.00m,中间带宽度:3.5m(含路缘带),行车道宽度:2×3.75×2m,硬路肩宽度:3.00m,土路肩宽度:0.75m,路缘带宽度:中间路缘带宽0.75m,边缘路缘带宽0.5m。
(4)最大纵坡度:0.778%;
最小纵坡度:0.359%;
最大合成纵坡:10%。
(5)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 0.778%-----950m、2.294%-----110m。
(6) 最小坡长:110m。
(7)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10149.00m;
(8) 竖曲线最小长度:155.92。
(9)标准轴载:Bzz-100。
(10)设计使用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用年限为30年。
(11) 沥青路面设计使用年限 设计高程:632.52m
终点桩号:K6+460 设计高程:637.29m
1.2 路线纵断面设计说明
1.2.1 纵断面设计原则
㈠ 纵坡设计原则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各项规定。
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
4.一般情况下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弃方,降低造价和节约用地。
5.平原微丘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或池塘、湖泊分布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
6.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㈡ 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1.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
2.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
3.暗、明弯与凸、凹竖曲线的组合应合理悦目;
4.平、竖曲线应避免不当组合;
5.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并可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
㈢ 竖曲线半径选择说明
1.平纵面组合设计,即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或圆弧段上;
2.竖曲线的半径应大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3.相邻竖曲线的衔接应平缓自然,相邻方向竖曲线之间最好插入小段直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考研教育学强化班教育研究方法讲义-何鸿(最新整理By阿拉蕾).doc
- 美容营养学(上)重要_图文.ppt.ppt
- 罗氏制药医药经理销售培训_1527664947.ppt
- 考研英语作文必背句型 考研英语写作实用短语和句子[资料].doc
- 联合会换届大会和新年酒会策划方案.doc
- 耐克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毕业论文(荐).doc
- 聚氨酯护套电缆挤出工艺探讨.doc
- 肉鸭-沼气-水产养殖-有机蔬菜产业链综合农业循环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doc
- 聚焦主责深化三转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中国电子报.doc
- 老年公寓及康复中医院调研报告(高层建筑)_图文.ppt.ppt
- 初中生亲子阅读与阅读策略训练研究论文.docx
- 高中数学课堂如何提升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docx
- 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模式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改革与实践研究论文.docx
- 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路径研究论文.docx
- 绿色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优化策略论文.docx
- 小学生早餐饮食习惯对视力保护作用的研究与饮食习惯教育论文.docx
- 初中生艺术社团活动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证研究论文.docx
-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辅导策略创新研究论文.docx
- 劳动教育在学生劳动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地位论文.docx
-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与多元智能理论的结合实践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