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习俗与道德教育-社科网
自然、习俗与道德教育
郑富兴
[摘要]道德教育的现代思考是基于人的自然展开的。培养人的道德理性,滋润人的道
德情感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两大分支。现代道德教育实践由于教育国家化、学校化仍囿
于习俗而展开。既定社会的整合需求和凝聚秩序成为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所在。基于人
的自然的现代道德教育思考肯定了个体的本真性,但也存在现实可能性问题。道德教育应基
于人的自然与社会习俗,面向人性的提升与美好社会的形成,道德教育实践是一种从现实奔
向理想的生活过程和人生历程。
[关键词]自然;习俗;道德教育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意义不仅在于内容维度的重新梳理与课程开发,更在于从
方法维度反思当代学校德育途径与方法的现代性。即使在现代社会,习俗仍然是学校道德教
育实践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从隐性的常规仪式到显性的特色活动,都对学生的品德形成
起着实质的作用。当然习俗的内容和性质可能有所变化。习俗的实际约束与自由的价值追求
之间的矛盾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研究的灵感起源与刺激力量。自然与习俗的关系成为形塑学校
道德教育实践、评判学校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自然与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矛盾性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现代道德教育的思考是基于自然展开的。这里的自然既是指万物
所在的自然界,也是指人类的自然本性。前者为现代道德教育思考提供了教育原型,并走向
科学化,而后者则直接开启了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之路。
作为道德教育的知识形态,传统道德观基于人与自然界的区别,强调道德来源于社会习
俗,而现代道德观基于个体与社会的“脱域”[1]p18`19,p46`47,强调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传统
道德理论是基于世界外物的自然界而展开的,从人与自然界的区别来寻求人的独特性,如把
上帝、天道、图腾等作为道德的依据。伦理成为了传统道德教育的知识形态。社会习俗作为
道德共识是道德教育实践的内容。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个体在属人的社会里成长,习得自己
所属社会的文化习俗,形成所属社会所要求的行为规范。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已经消失了”
[2],过去封闭状态下的道德共识也崩溃了,道德的多样化和相对化刺激了久被社会习俗所压
抑的个人自由,个体开始反对特定社会群体的特殊价值和美德对个人生活的限制。就西方而
言,十六世纪以来,随着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教会权威的没落,城市化过程瓦解了古老乡
村生活,流动的人群形成了现代新型的人际关系,人们开始关注“社会”中的个人如何表达
自己的真实感情,“真诚”(sincerity)作为一种表达自我真实感情的生活态度、道德价值
[3]
观念,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十八世纪末西方以自然为根源的哲学思潮中,产生了一
种“本真性”(authenticity)理想。这是“现代社会中个人生活、自我实现、道德价值观
[3]
念的一种理想状态”。 “本真性”强调人的本原深深植根于人自身。“自然被比作一个内在
[4]p550
的声音。良心,我们内在的向导。” 卢梭把道德问题表述为“听从我们内在天性的声音”
[5],康德则从人的内在动机去寻找善。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彰显,而人的自然本性也在反对宗
教与传统中得到强调。现代道德就产生于这种对个人主体价值的强调。个体主体意识的觉醒
使人们开始质疑所属社会群体习俗的天经地义。以自然对抗习俗成为现代人批判社会现实弊
端的重要方式。人的自然成为现代道德思考的起点。这又出现了两种道德哲学与道德教育理
论上的分歧。其一是强调人的道德理性,如以康德为代表的、强调个人理性的理性主义,科
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等,相应的道德教育强调培养个人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其二
是强调人的道德情感,如以卢梭为代表强调人的非理性的浪漫主义,以及休谟、亚当斯密对
人的同情心的强调,相应的道德教育强调孕育或涵养个人的道德情感。这两种思路都强调了
个人的自由,或是情感的放纵,或是理性的自持。
社会与人的自然的脱域,人的自然中理性与情感的不平衡导致了现代道德与道德教育理
论的两点重要缺陷。第一,割裂了人与环境尤其是社会的双向联系。基于人的自然的现代道
德和道德教育理论彰显了个人的主体价值,在社会习俗或特殊集团要求的背景下,这无疑具
有一定的解放意义。但是,脱离了社会和文化的要求来考虑本真性道德,走向一种个人主义
的道德教育目的,带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科技创意项目申报书-武汉科技馆.DOC
- 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书-武汉科技馆.DOC
- 科学技术研究发展采购作业要点-国家试验研究院.PDF
- 科技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阶段下基层调研计划.DOC
- 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中的新媒体应用-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PDF
- 秦汉时期经济政策.PPT
- 科技情报院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介绍.PPT
- 科技查新及其材料准备-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PDF
- 科研简报2013年第二期PDF版-西安思源学院.PDF
- 秘书任职标准与素质优化-Cdgkinfo.PPT
- 2025年消防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冲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精练).docx
- 2025年金融行业报告:金融科技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与发展.docx
- 解读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政策,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白皮书.docx
- 沃尔玛2025年供应链协同创新模式创新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2025年行业创新路径探索.docx
- 跨境电商物流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理方案报告.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5G通信模组适配性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童装童鞋电商本土化市场前景研究报告.docx
- 长尾词助力老字号餐饮品牌在2025年拓展国际市场的报告.docx
- 环保包装行业合成生物学技术专利分析,2025年行业洞察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