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心靈的狀态与转化的可能洞穴譬喻.PDF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類心靈的狀态与转化的可能洞穴譬喻

80柏拉圖《理想國》中的知識問題 第四章 人類心靈的狀態與轉化的可能 —洞穴譬喻 柏拉圖在第六卷的末端,把靈魂的機能—在這裡類似認識的能力—做了四重 的區分:理性、智性、信念、似真性,這是就知識自身的內容、方法做區分;但 人類一般的認識能力到底發展到什麼地步,或是說人類的靈魂在未受適當的啟發 之前,處於怎樣的心靈狀態,是四個區分中的哪一個,這是柏拉圖底下才要說明 的。同樣地,他再次利用一個譬喻的方式來說明這個問題,也就是洞穴譬喻。這 個譬喻在非哲學研究者眼中,似乎遠比線段譬喻來得有趣生動,並對它做了各式 各樣的解讀,但是如果仔細探究這個譬喻提出來的脈絡,就可以發現洞穴譬喻是 線段譬喻的一個說明,同時也承接著自第六卷卷中以來對太陽—善的理念的談 論,從而由一個知識狀態的討論,過渡到哲學家—領導者的任務:「以勸說和強 迫的方式來團結全體公民,使他們都有益於國家,從而互相有益 」(520a2-4) ,亦 即由純粹知識的定義過渡到一種倫理[ηθος]159的要求。 第一節 在洞穴中的狀態 銜接著第六卷末柏拉圖將知識分類的四種知識表述為「靈魂的四種從屬狀 態」,柏拉圖在第七卷一開始便著手分析這四種靈魂的從屬狀態如何地「實際 地」—雖然他採用的是譬喻的方式—顯現在人類心靈的處境:讓我比喻給你看「 我們的本性,其教化與未教化的種種狀態[paidei/aj te pe/ri kai\ a)paideusi/aj] 。」(514a1-2)他隨即描述說: 「[…]設想[這樣的圖像] [Sieh, i)de\] ,即人類在一個地底下、洞的住所 [in einer unterirdischen, höhlenartigen Wohnung, oi(=on e)n katagei/w? oi)kh/sei sphlaiw/dei] ,它有一個開放往光的出口延伸到整個洞穴中 [die einen gegen das Licht geöffneten Zugang längs der ganzen Höhle hat, a)napeptame/nhn pro\j to\ fw=j th\n ei)/sodon e)xou/sh? makra\n para\ pa=n to\ sph/laion] 。[…] 」(514a-) 159 在希臘文中,ηθος類似一種習慣、習俗,經由練習所獲致的東西,根據這個意義,我們特別 可以感受到柏拉圖在此提出教育問題的重要性,如果說倫理是一種經由習慣養成的事物,那麼要 使一個城邦成為一個好城邦,領導者要盡一切努力團結城邦的公民,使其為城邦整體的利益服 務,即意味著要透過一些特定的機制養成公民的倫理習慣。亦即依照公民不同的秉賦,給予適當 的教育,讓每一個人獲得在其秉性上的適當發展。尤其是柏拉圖把倫理研究的終極對象,亦即善 的理念放置在可思世界的最高點,更可以讓我們看出知識教育與倫理問題的關聯。 80 柏拉圖《理想國》中的知識問題 81 柏拉圖以住在地底下的洞穴的人,做為他描述人類的本性「受教化與未教化 的種種情況」之出發點,於此我們可以看到,柏拉圖在經過第五卷末、第六卷善 的理念之討論以降主要針對知識問題做定義、分析後,重新回到教育問題,然而 柏拉圖在此不僅要介紹什麼樣的教育方式與步驟是他所屬意的模式,還要根本檢 討人類心靈的本性,並由此建構他的教育理論。銜接著第六卷末將四種知識定義 為人類靈魂的四種從屬狀態,柏拉圖即開始分析人類靈魂受教育與未受教育會呈 現的狀態,根據這樣的談論脈絡,柏拉圖似乎暗示他底下的說明將會對應到線段 譬喻所區分的四種知識、四種心靈狀態,並且點出這些狀態是由其受教育與未受 教育的程度而為靈魂所持有。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面向是,柏拉圖於此亦給予我們 一個兩種主要的相對狀態描述,亦即「地洞」與開放向「光」的出口(/入口), 亦即「幽暗」與「光明」的對比;因此柏拉圖在洞穴譬喻的一開始,就已經暗示 了兩個世界的存在。 我們可以根據整個洞穴譬喻的描述圖例如下160 : h(li/ou [太陽] 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