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仲永目标检测题及答案
《伤仲永》目标检测题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有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一、注音 隶( )??扳( )???谒( )???邑( )??矣( )???泯( )????? 称( )?? 卒( )???焉( )???耶( )
二、文学常识:
①本文选自《 》。作者是 (朝代) 。他字 ,晚年号 ,是杰出的 家、 家、
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 ,
宋朝的 。
三、解释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四、解释加点的词仲永之通悟
受之天也
17.卒之为众人 18.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
A、借旁近/与之 B、金溪民/方仲永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⑴.属于? ⑵.曾经? ⑶. ⑷.题上 ⑸.赡养 ⑹.团结;内容⑺.此,这 ⑻.完成? ⑼.渐渐? ⑽.有的人;求取他的诗 ⑾? ⑿相当 ⒀完全 ⒁通达聪慧(15)天赋,先天得到的(16)胜过,超过;(17)最终,最后(18)达到(19)本来(20)能够
五、词类活用。
①稍稍宾客其父:名词作动词,把……当做宾客。
②父利其然也:名词作动词,认为……有利可图。
③邑人奇之: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惊奇。
④父异焉: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诧异。
D
七、语句翻译。
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仲永长到五岁,还没见过书写工具,有一天忽然哭叫着要这些东西。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旨意,传给全乡的读书人观赏。
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人们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以欣赏的地方。
④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天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⑥泯然众人矣。
(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⑦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后天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⑧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那么,现在那些没有天赋、本来就是一般的人,再不受后天的教育,难道只是成为一般的人就完了吗?
整体感知,问题探究1.请用简练的话概括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明确:本文就是通过记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故事。2.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哀伤之情。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明确: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 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4.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5.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人。6.“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铜绿假单胞的治疗药物选择.ppt VIP
- ASCO300系列开路切换自动转换开关ATS.doc VIP
- ASCO300系列.pdf VIP
- 项目一集控运行职业岗位认知课件.ppt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25).nRF52840的硬件测试.doc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16).nRF52840的硬件设计指南.docx VIP
- 医疗器械说明书:迈瑞麻醉机WATO+EX-55,65_使用说明书V_1.1中文.pdf
- GMC96B钢轨打磨列车手册.pdf VIP
- 南京三合宅课件.ppt VIP
- 猩红热护理查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