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4.1《氨》ppt课件38
* 中小学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氨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应用。 2.了解铵盐的性质。 3.了解NH4+的检验。 4.了解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一、氨 1.合成氨的贡献 (1)工业合成氨原理 ,德国化学家哈伯因在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氮的固定 将 态的氮转变为氮的 的过程。 化合物 游离 2.氨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溶解性: 溶于水(体积比 )。 无色 刺激性气味 极易 1∶700 3.喷泉实验 实验装置 操作及现象 结论 (1)打开止水夹,并挤压滴管的胶头 (2)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 ,瓶内液体呈 色 氨 溶于水,水溶液呈 性 喷泉 红 极易 碱 4.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NH3+H2ONH3·H2O ③氨水呈弱碱性,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NH3·H2ONH4++OH-。 (2)氨与酸的反应 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氨的催化氧化 化学方程式为: 。 产生白烟 NH3+HCl===NH4Cl 1.用蘸有浓硫酸和浓硝酸的玻璃棒分别和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接近时有白烟生成吗? 【思考·提示】 浓H2SO4没有白烟生成,因为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浓HNO3有白烟生成,因为浓HNO3易挥发。 思考 二、铵盐 1.物理性质:铵盐都 于水。 2.化学性质 (1)铵盐受热易分解 易溶 (2)铵盐与碱反应 2.实验室如何检验NH4+的存在? 【思考·提示】 向盛有待测液的试管中滴加浓NaOH溶液,加热试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若变蓝则证明溶液中存在NH4+。 思考 三、氨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装置 3.收集: 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使收集到的NH3尽量纯净)。 4.验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在试管口附近,若试纸变蓝色,说明NH3已收集满。或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产生白烟,则已集满。 向下排空气 1.喷泉形成的原理 容器内外存在较大的压强差,在这种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迅速流动,通过带有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即形成喷泉。 要点一 喷泉实验 2.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的两类情况 (1)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或容器内气体易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 气体 HCl NH3 CO2、Cl2、H2S、SO2 NO2+O2 吸收剂 水或NaOH溶液 水、盐酸 NaOH溶液 水 (2)容器内的液体由于受热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酒精等)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 容器内产生大量气体,容器内压强迅速增大,促使容器内液体迅速向外流动,也能形成喷泉。如喷雾器、人造喷泉、火山喷发等均是利用了此原理。 能形成喷泉的气体不一定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只要瓶内气体与挤入的液体能发生反应使瓶中压强变小就可形成喷泉。 特别提醒 (2008年高考上海卷)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例1 【解析】 气体与液体易发生反应或易溶即可形成喷泉。 CO2―→NaHCO3溶液,不反应,难溶,无喷泉 【答案】 A 若将A项中NaHCO3换为NaOH能形成喷泉吗?换为水呢? 【提示】 将NaHCO3换为NaOH可以形成喷泉,因CO2能溶于NaOH溶液;但若换为水则不能形成喷泉,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互动探究 1.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滴入锥形瓶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胀起来。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 变式训练 X Y A NH3 H2O B SO2 NaOH溶液 C CO2 6 mol·L-1H2SO4溶液 D HCl 6 mol·L-1Na2SO4溶液 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贵州省2016中考试题研究英语(人教版)课件:第2部分 语法专题研究 专题一 名词(共44张PPT).ppt
- 贵州2016中考试题研究英语教材知识研究:八年级(下)Units 1 -2(共33张PPT).ppt
- 贵州2016中考试题研究英语教材知识研究:八年级(上)Units 9 -10(共22张PPT).ppt
- 贵州省2016中考试题研究英语(人教版)课件:第2部分 语法专题研究 专题三 冠词(共25张PPT).ppt
- 贵州省2016中考试题研究英语(人教版)课件:第2部分 语法专题研究 专题五 介词(共37张PPT).ppt
- 贵州省2016中考试题研究英语(人教版)课件:第2部分 语法专题研究 专题十一 动词的语态(共15张PPT).ppt
- 贵州2016中考试题研究英语教材知识研究:八年级(下)Units 7 -8(共11张PPT).ppt
- 贵州省2016中考试题研究英语(人教版)课件:第2部分 语法专题研究 专题二 代词(共57张PPT).ppt
- 贵州省2016中考试题研究英语(人教版)课件:第2部分 语法专题研究 专题六 连词(共29张PPT).ppt
- 贵州2016中考试题研究英语教材知识研究:八年级(下)Units 9 -10(共14张PPT).ppt
- 2017届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2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ppt课件27页.ppt
- 2017届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2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ppt课件38页.ppt
- 2017届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2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ppt课件30页.ppt
- 2017届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ppt课件25页.ppt
- 2017届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3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ppt课件26页.ppt
- 2017届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2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33页.ppt
- 2017届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2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ppt课件29页.ppt
- 2017届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3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ppt课件24页.ppt
- 2017届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3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ppt课件32页.ppt
- 2017届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3章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ppt课件21页.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