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学案】粤教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5 《张中丞传》后叙 .pptVIP

【金牌学案】粤教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5 《张中丞传》后叙 .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牌学案】粤教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5 《张中丞传》后叙

第二单元 5 《张中丞传》后叙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1.连线作者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因郡望是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后人尊称“韩文公”。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其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2.写作背景 在安史之乱中,张巡与许远齐心协力坚守睢阳,最后城破身死。当时,有人指责许远怕死,又说张巡、许远不该死守睢阳孤城,致使平民遭殃。韩愈对此深感愤慨,认为这些人是在诬蔑张巡和许远。他读了李翰的《张巡传》之后,仍意犹未尽,写下了《张中丞传后叙》这篇补叙英雄事迹、批驳流言蜚语、弘扬英雄精神、反对藩镇作乱的散文名作。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1.注字音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2.识通假 (1)此矢所以志也(“志”通“识”,标志,标识) (2)嵩常在围中(“常”同“尝”) 3.解多义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4.辨活用 (1)城陷,贼以刃胁降巡(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3)屡道于两府间(道:名词用作动词,取道,路过) (4)尽卷不错一字(尽:形容词用作动词,背诵完) 5.分古今 (1)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古义:始末,事迹详情。 今义:起头的部分和末尾的部分;前面的部分和后面的部分。 (2)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古义:深知,深入了解。 今义:①把事项告诉人知道。②告知事项的文字或口信。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3)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 古义:紧跟着就。从,跟着;而,连词,表承接。 今义:连词,然后,因而。 (4)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 古义:任职。 今义:做某事;参与某种事业。 (5)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古义:脸色。 今义:①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②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6.明句式 (1)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被动句) (2)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被动句) (3)疑畏死而辞服于贼(省略句) (4)所欲忠者,国与主耳(判断句) (5)此矢所以志也(判断句) (6)死,命也(判断句) (7)而贼语以国亡主灭(介宾短语后置) (8)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介宾短语后置) (9)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介宾短语后置) (10)屡道于两府间(介宾短语后置) (11)月日后于巡(介宾短语后置) (12)何为久读此(宾语前置)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7.积名句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3)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与孟尚书书》) 8.记常识 “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的情况和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变称作“叙”或“引”。“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中丞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1.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翻译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共守睢阳,官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却授权给他(受他指挥),没有什么猜疑和妒忌,最终和张巡一起守城赴死、建立了功名;由于城池沦陷而被俘虏,和张巡的死相比,只是时间先后不同罢了。 点评此句对许远进行了总的评价。许远位在张巡之上,却“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可见其为国让贤,宽厚、谦和的品格,同时映衬出张巡的杰出才能。“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又表现了他以死报国的高尚情操。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2.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翻译许、张两家的儿子才能、智慧低下,不能深入了解许远、张巡的志气,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受虏不死,怀疑许远怕死而降贼。 点评引用流言“畏死而辞服于贼”,树立了批驳的靶子。连两家的子弟——自己的亲骨肉都不能理解自己,难怪被小人恶意中伤,两位英雄于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吧。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3.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翻译人要死,他的内部器官一定有先得那个病的部位;拉断绳子,它断开的地方一定是绳子的某一段:观察人死、绳断的人见到情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