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011精选
1、什么是实践? 2、实践具有什么特点? 3、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实践及其特点 主体 对象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们 客观世界 物质性活动 直接现实性活动:非纯主观思维活动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下列各项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教师上课 ③全国大学生辩论赛 ④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⑥ 《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⑦学生教室里听课 ⑧小行星撞击地球 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1、哲学上讲的实践是指: A.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B.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C.人们所从事的一切生产活动 D.包括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 B (1)客观物质性 构成要素 过程 结果 主体 手段 对象 受到客观事物、规律的制约 2、实践的基本特征 ——人 自然界 人类社会 ---生产工具设备 (2)实践具有 。 主观能动性 ◎人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 生活资料,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 观世界的活动。 (3)社会历史性 社会性:处在一定社会社会关系中 历史性:受历史条件制约,是历史条件的产物 举例说明 “想一想” :袁隆平的成就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成就吗? A、科学家的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B、科学家也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他们离不开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 C、他们的实践活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1961年人类首次升入太空(前苏联) 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美国)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中国) 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①客观物质性 ②主观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指( ) A.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活动 B.它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C.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D.它是处理人类社会关系的活动 A 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谁对? 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②从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竹外桃花三两支,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镜头中的诗句表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镜头一:走进文学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关于认识来源正确的说法是( ) A.客观事物是人类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之一。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认识的来源。 C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正确反映和科学总结。这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正确反映 B.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 C.事物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B 镜头二:走进科学 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 了什么道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部分通过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 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2)实践的发展为认识的发展提供认识工具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2008年1月1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这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一论述说明 B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比认识更重要。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为什么? A、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回答 B、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C、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人们把认识和实践的结果对照,相符合,认识就正确。 课堂探究:(看46页虚框中的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4讲:9-1幂法反幂法精选.ppt
- 24课第二课时精选.ppt
- 20润眼液晶精选.ppt
- 24.4.2圆锥的母线和侧面积精选.ppt
- 25 一双手精选.ppt
- 25.2.2用列表法求概率精选.ppt
- 25-玲玲的画2精选.ppt
-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一课时精选.ppt
-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精选.ppt
-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 _ppt精选.ppt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