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脑多头蚴病精选.ppt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脑多头蚴病精选

(脑包虫病) 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带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等动物的脑和脊髓中引起的寄生虫病。 寄生于牛、羊、骆驼等动物的大脑内,有时也能在延脑或脊髓中发现 人也能偶尔感染。 (一)宿主和寄生部位 1.终末宿主:犬、狼、狐狸等犬科动物;成虫寄生于小肠。 2.中间宿主:绵羊、山羊、黄牛、牦牛、猪等;囊尾蚴寄生脑、脊髓。 (二)病原体形态 1.成虫   ①长40~100 cm,由200~250个节片组成。   ②成节:与猪带绦虫相似。 2.虫卵   直径为29~37μm。含六钩蚴。? 3.幼虫 又称脑尾蚴或脑包虫,为乳白色半透明的囊泡,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5cm或更大。囊壁内有许多原头蚴,数目一般在100~250个。 (三)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犬、狼的小肠内,孕节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牛、羊等中间宿主随饲草、饮水等吞食虫卵后,六钩蚴在消化道逸出,钻入肠粘膜血管内,被血流带到脑、脊髓中,发育为脑多头蚴(约2~3个月)。 终末宿主吞食了含有脑多头蚴的病畜脑脊髓时,原头蚴即附着在肠粘膜上,发育为成虫(41~73d)。成虫在犬的小肠中可生存数年。? (四)流行病学 1.在我国的西北、东北和内蒙古等牧区流行 2.对羔羊、犊牛危害严重。 (五)症状与病理变化 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等动物的脑和脊髓时,有典型的神经症状和视力障碍,可分为前期与后期2个阶段。 1.前期为急性期。由感染初期六钩蚴移行到脑组织,引起脑部的炎性反应。动物出现体温升高,脉博、呼吸加快,甚至有的强烈兴奋,患畜作回旋、前冲或后退运动。有些羔羊可在5-7d因急性脑炎死亡。 2.后期为慢性期。在急性期之后的在一段时间内,动物不表现临床症状。随着脑多头蚴的发育增大,逐渐产生明显的症状。其典型症状为“转圈运动”。其转圈运动的方向与寄生部位是一致的,即头偏向病侧,并且向病侧作转圈运动。脑多头蚴包囊越小,转圈越大,包囊越大,圈转得越小。囊体大时,可发现局部头骨变薄、变软和皮肤隆起的现象。脑多头蚴病又称为“回旋病”。    3.另外,由于虫体压迫大脑对侧视神经,引起神经充血与萎缩,造成视力障碍以至失。 4.病畜精神沉郁,对声音的刺激反应弱,常出现强迫性运动(驱赶时才走)。 5.严重时食欲废绝,卧地不起,终于死亡。 (六)诊断 1.根据其典型的症状和病史可作出初步诊断 2.也可用X光或超声波进行诊断,严重时可触诊。 3.尸体剖检时发现虫体即确诊。 4.可采用ELISA和变态反应(眼睑内注射多头蚴囊液)诊断本病 。 (七)治疗与预防 1.治疗:   ① 外科手术摘除寄生于头部前方大脑表面的虫体。在脑深部和后部寄生的虫体则难以摘除。   ② 可用吡喹酮和丙硫咪唑进行治疗。 2.预防   ① 防止犬吃到含脑多头蚴的牛、羊等动物的脑及脊髓;?   ② 对野犬、狼等终末宿主应予以捕杀;?   ③ 对牧羊犬进行定期驱虫,排出的粪便进行处理,避免虫卵污染环境。 * *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