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公开课)精选.ppt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愤(公开课)精选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六州歌头 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小结: 靖康之难后,南宋只剩半壁江山,异族枭骑环伺国门虎视眈眈,“保家卫国还我河山”成了时代的最强音。而爱国志士“待重头收拾旧山河”的呐喊得不到朝廷的回应。以致南宋遗民只能在宋亡后饱含血泪地写下“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的悲怆诗句。 陆 游 古诗鉴赏方法 1、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 3、从题目入手---总揽全篇 4、从内容入手,明字意,明典故 5、从表现手法入手 2、从背景入手——了解写作缘由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 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少年壮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追梦一生: 他力主抗金,怀着“铁马横戈” “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 “扫胡尘”、“靖国难”,却屡遭打击,壮志难酬。68岁还“尚思为国戍轮台”70岁还在感叹“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至死不渝: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留下了“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恨,离开人世。生命的尽头,灵魂还在呼唤故国,不得安息。 识作者: 书 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 “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明背景: 听课文范读: 思考: 1、说说诗歌的格调。 2、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事”。《书愤》中最能体现这个特点的句子是那两句?   解 题 书: 愤: 书写 愤懑,悲愤 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 阅读诗歌思考: 1、诗眼是什么? 2、诗人因何事书愤? 3、诗人凭何事书愤? 4、诗人用什么手法书愤?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1、 对首联的“世事艰” 该如何理解? 2、对“气如山”该如何理解? 气愤郁积如山VS 气壮山河 楼船夜雪瓜洲渡—宋军威武 铁马秋风大散关—气势如虹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颔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大散关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   “楼船”“铁马”突出装备精良,宋军威武!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   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   “楼船夜雪” “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了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时诗人才36岁。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突出 了陆游诗歌“多豪丽语,言征伐事”的特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杨柳岸,晓风残月。 典故一:塞上长城 2、本诗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 “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 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磅礴大气。“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是对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慨,也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 典故二:出师一表 “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   诸葛亮身为蜀相,“功盖三分国”,被刘禅尊为“相父”,“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他在蜀国引领百官,号令三军,是真正的决策者。他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 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