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知识点、重点】精编
中药化学
第一章
1、 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
2、 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且能够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第二章
一次代谢:通过光合作用、固氮反应等生成糖、蛋白质、脂质、核酸、酶、莽草酸等
二次代谢:
醋酸-丙二酸途径: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
甲戊二羟酸途径:生成萜类及甾体化合物
莽草酸途径:生成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
氨基酸途径:生成生物碱
第 2 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
(选择)溶剂的选择溶剂按极性分:
1
○亲脂性有机溶剂。(石油醚、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
优点:选择性强;缺点:不能或不容易提取出亲水性杂质。
适用于:油脂、蜡、挥发油、甾体、萜类
2
○亲水性有机溶剂。(乙醇、甲醇,最常见)
优点:提取率高、可回收、价格低;缺点:易燃。
适用于:苷类、生物碱、有机酸
通常甲醇比乙醇有更好的提纯效果,但是甲醇比乙醇毒性大
3
○水:为增加某些成分溶解度也常采用酸水及碱水。
优点:廉价易得,使用安全;缺点:回收难,易发霉。
适用于:糖、氨基酸、蛋白质、无机盐
(选择适用方法)提取方法:
(1)煎煮法:不宜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2 )浸渍法:适用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3 )渗漉法:适用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4 )回流提取法:不宜用受热易破坏
(5 )连续回流提取法:不宜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2.水蒸气蒸馏法:适用难溶于水具有挥发性的 (提取挥发油、小分子香豆素)
3.超临界流体萃取发:适用于加热不稳定 (常用的物质有CO2、NH3)
4.其他方法:升华法:樟木中的樟脑、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
(根据极性选择试剂)极性 弱→强 :石油醚<四氯化碳<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
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色谱分离法:(1)吸附色谱(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吸附能力)
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
硅胶—用于分离极性相对较小的成分
氧化铝—用于分离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生物碱、甾、萜)
活性炭—用于分离水溶性物质(氨基酸、糖、苷)
聚酰胺(氢键)―用于分离酚类、醌类(黄酮类、蒽醌类、鞣质)
a 硅胶、氧化铝为极性吸附剂,溶质极性大,吸附力强;溶剂极性大,洗脱力强
b 活性炭位非极性吸附剂
(2)凝胶色谱(原理:分子筛作用—分子大小不同而被分离)
(3)离子交换色谱(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解离度差异)
(4)大孔树脂色谱(具多孔结构,物理吸附有选择地吸附有机物质达到分离的目的)
(5 )分配色谱(分配系数):
正相: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 (分离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分子型物质)
反相: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 (分离非极性及中等极性物质)
5、中药有效成分的波谱测定
(1)IR (红外光谱):功能基的确认、芳环取代类型的判断
(2 )UV (紫外光谱):判断共轭体系中取代基的位置、种类、数目
(3)NMR:
氢核磁共振:质子类型、氢分布、核间关系
炭核磁共振:质子类型、炭分布、核间关系
二维核磁共振:化学结构间不同位置H之间的关系
(4)MS(质谱法):确定化合物分子量、元素组成以及由裂解碎片检测官能团、辨认
化学合物类型、推导碳骨架
(5)旋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化合物的构型和构象、确定某些官能团在手性分子中的位
置
第三章
(一)糖类化合物,通式为 Cm(H2O)n,故称碳水化合物
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
糖的分类:单糖、低聚糖(又叫寡糖,2~9 个)、多糖(10+)
CHO CHO
H OH HO H
CH OH CH OH
2 2
D —— 相距醛(酮)基最远的手性碳上的羟基处在右边;
L —— 相距醛(酮)基最远的手性碳上的羟基处在左边
Haworth 式中:
D-型:-CH2OH 在环上方
L-型:-CH2OH 在环下方
α-构型: C1-OH 与 C5 上取代基在异侧
β-构型: C1-OH 与 C5 上取代基在同侧
纤维素:由葡萄糖以 1 β—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谈略读课文教学--专题讲座.docx VIP
- 绿色金融复习测试卷.doc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主体段落“五层结构法”写作指导 课件(共4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电子版个人简历模板个人简历模板空白表格.docx VIP
- 摩登家庭台词剧本第一季第一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1:50万新 疆地质图[46幅图].pdf VIP
- SL101-2014 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docx VIP
- HK-328W型pH分析仪说明书V3.0.pdf VIP
- 001 三氯甲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 VIP
- 高考英语语法词汇专项突破:09状语从句专项巩固训练+答案+解析[001].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