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包头市蒙古族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
包头蒙中—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30×2=60)[注意: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作答]
1、“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指 A.众多豪门望族 B.众多思想流派.众多地方政权 D.众多文学形式
2诸子百家的社会宗旨是①发展学术②驳斥他人③传播文化④批评时政 A.①② B.③④ .①③ D.②④“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6、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7、下列哪些思想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功能
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兼相爱、交相利”③ ④、②③④ 、①②③④ 、①④、②③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 A巩固中央集权B.加强思想专制.打击儒家思想D打击孔子后人
汉武帝赏识董仲舒的根本原因是 A.汉武帝“举贤良”的用人政策B.董仲舒受各级官员推荐
C.董仲舒对汉武帝忠心耿耿D.董仲舒的思想适应时代的需要
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说明的根本问题 A不同时期的文化有不同的命运 B.政治需要决定文化的命运
.对文化的态度决定政治的命运 D.儒学文化时盛时衰13、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限制君主的暴政 ②大一统思想 ③天人感应说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诗经》 B.《春秋》 C.《韩非子》 D.《礼记》
15、天人感应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民本思想 B.限制王权思想C.阴阳五行思想 D.君权神授思想“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的是A.董仲舒 B.朱熹 .二程D.王阳明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 C.程D.王阳明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家是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关于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是 A.对后世民众起了思想启蒙作用B.直接导致了清初的政治改革
C.对君主专制制度造成强烈冲击D.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有一定影响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赏贤。…… 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 ……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哀,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2分)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4分)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4分)
(3)上面的哪种主张对当时的影响最大?(2分)原因是什么?(3分)
(4)上面的哪种主张对后世的影响最大?(2分)原因是什么?(3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绿色工厂培训课件.pptx VIP
- 8+新能源项目预收购(转让)协议.docx VIP
- SL∕T 617-2021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pdf
- 2025年高考化学河北卷及答案(新课标卷).docx VIP
- 天津《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技术规程》DBT 29-210-2022.pdf
- 2010年考研英语二真题答案及解析.pdf VIP
- 2024浙江嘉兴市海盐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轮招聘1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消毒剂消毒效果及储存效期验证方案.docx VIP
- 电工仪表及测量第一章 测量与电工仪表的基本知识.ppt VIP
- 浙江省计算机二级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技术真题.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