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的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的方法

浅谈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的方法 河源市娴兰中学 刘永红 升中考是大多数初三学生的人生“转折点“,是老师和学生劳动成果的检测。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第一轮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倾心投入,为迎接第一轮复习做好充分准备。 第一轮复习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初左右,在第一轮复习开始前,要做好全班动员工作,找学习上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话。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树立夺取高分的信心,除了紧跟老师的正常复习外,还要安排他们做一套完整的复习资料,目的是查漏补缺,提高解题能力。教师要经常给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找学生当面解决。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首先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找出自己的优点,找出学习成绩不能取得进步的原因,鼓励他们努力进取;对于那些不但成绩差并且表现也很差的学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每上完一节课,都要主动表扬他们在课堂上的优点,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哪怕他们问一些很简单的问题都要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不丧失学习的积极性,稳定他们的情绪。因此,在最初的复习阶段,调整好教育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二、确定整理知识为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能力提高为目标的教学观。 初三新课程结束后,学生所学的知识通常是零碎的,不能形成知识体系和结构。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不能主动在建构的记忆网络中提取有关知识。整理知识结构是科学本身的需要,只有形成知识结构系统,才便于知识的提取和激活,以应对解决问题的运用所需。在复习时,我通常把原来课本上的章节的顺序打乱,分成八个单元:1、数与式;2、方程与方程组;3、不等式与不等式组;4、函数;5、概率统计;6、三角形与四边形;7、解直角三角形;8、圆。在讲每个单元时,一般是先讲概念,同时要注意揭示概念间的关系。在初中数学中,绝大部分概念间的关系是属种关系,另外还有部分是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因此,在讲解概念时,就要按照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的关系讲解。例如:复习“四边形”这一单元,通常是先讲解这个“属” 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然后,再给“种差”:一个角是直角的……等等。所以,我们在复习概念时,尤其要注意回忆和理清概念所具有的属性及相关的规则(公理、定理、性质等),另外还有符号表达方式和容易混淆的概念。所以,教师在复习阶段讲解概念时不要像当初讲新概念时情景引人、抽象概括等,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回忆知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建构数学中的基本数学思想。 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每一单元的复习阶段,基本概念、公式、法则、公理、定理、性质等数学知识重新得到认识,因此加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成为首要任务。这一重担落在解题能力的培养上,这就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有针对性地设计、选择、配备复习题。 复习题的选配要着眼于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所选的习题不仅具有概念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还要有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有配套题、多种解法题、变式题、改错题等,以便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复习了“圆的垂径定理”后,我设计了如下的习题: (1)如图1,已知AB是⊙O的直径,AC⊥CD,BD⊥CD,CD交⊙O于点E、F,求证:CE=DF (2)如图2,若直线沿与CD平行的方向向上运动,直至与AB相交,问此时CE=DF成立吗? (3)如图3,若直线CD切⊙O于点M(此时E、F合为一点M),是否还有CM=DM吗? 上述习题中,后两题是第一题的变式,通过问题的解决,此习题组的联系与解题规律会自然得到呈现,学生能很直接地体验到它们之间“形散而神不散”的本质特征。在这样的题组训练中,不仅能增强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应变能力,而且利用这种“变式”问题组,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提高审题能力。 数学问题一般含有已知条件和结论两部分。审题就是要求学生对条件和结论进行全面的认识,具体地说就是要分清问题中所给的条件和要求,弄清问题中所涉及的概念,哪些是已知的、未知的、所求的、隐含的,它们之间有无逻辑联系,哪些数学模型和方法与之可联系上。对于较复杂的综合题,要帮助学生掌握题目的数形特点,有些问题需要将条件或所求的问题转换为较简单易解的问题。因此,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主要是提高学生分析、发现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以及转化条件和能力。 例如,在复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后,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下面的一道题目: 已知:a2+7a-6=0 , b2+7b-6=0,a≠b,求b/a + a/b 的值。 要求学生不要从已知题目的表面出发,即是分别解这两个一元二次方程,得到a、b的根,再代入原代数式求值。这样做计算量非常大且运算烦琐,那么有没有简单的解法呢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