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学(第4讲1)教材课程.ppt
第四讲 中国教育理论与改革 一、中国教育思想概述 二、古代教育名著选读 三、中国近代以来的教改 一、中国教育思想概述 (一)本土文化与辩证哲学思想 (二)孔孟仁爱教育思想 (三)佛教思想与从心开始的和谐 本讲要点: 了解: 1、传统文化与早期教育、家庭教育、德育教育等的关系。 2、我国的教改与进一步开放、教育日益国际化的关系。 理解: 为何众多国际教育专家认为21世纪应把道德教育放在全 部教育的首位,要求重订国际准则新秩序、新伦理道德,“恢 复具有早期时代特征的关心价值观”? 掌握: 1、中国传统三大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传承历史、主要 思想特点。 2、《学记》的主要思想及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的地位。 推荐:王财贵老师 经典教育讲座(台湾) 科学教育 目的:学会思考 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 方法:符合认知心理规律 懂了才教 语文教育 目的:传承人类智慧 站在巨人肩膀上 方法:符合儿童早期教育规律 12岁前记忆力特强 王财贵老师讲座 2001年于北京师范大学 在线视频: /b1619686464.html “新国民教育”示范镇 2005年,一群儒家文化推广者在安徽省庐江汤池镇建立中华传统文化示范基地,以期3年之内,用儒家启蒙经典《弟子规》 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的智慧,进行一场浩大的“新国民教育”,将汤池变为“礼仪之邦”,成为天下人行为规范的道德样板。(其设想,可参看《和谐拯救危机》系列片中的介绍) 蔡礼旭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讲解可在网上收看视频。 “世界汉学大会2007”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开幕 目前,全球正在掀起一轮“汉语热”的风潮,世界对汉语学习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现已在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40所孔子学院。 作为研究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汉学学科,已走过了400多年的历史。据了解,本次会议在2007年3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200多国内外著名汉学家就“中国形象”、“汉学定位”、“汉语国际推广”等议题展开对话。 蔡志忠漫画专辑 /playlist_show/id_2946269_ascending_1_page_3.html 特别推荐《庄子》—— /v_playlist/f2946269o1p51.html 了解蔡志忠,参看新浪做客视频—— /book/v/author/authorbook/2009-04-17shtml 《道德经》曾风靡欧洲 早在16世纪,老子的《道德经》就被译成西方文字。17世纪以后,借助西方的商船往返,顺着西方传教士的足迹,老子思想逐渐传遍欧洲大陆。有趣的是,西方人最初把“道德经”3个字分别翻译为“道路”(the way)、“德性”(virtue)和“经典”(classic)3个词。 一战后,在欧洲人中兴起了一股东方文化热、中国文化热。西方人发现,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无为而治”的行为方式,对弥补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和强权意志,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几百年来,《道德经》的西文译本总数近500种,涉及17种欧洲文字,在译成外国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圣经》排第一,《道德经》高居第二。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 名周,战国蒙(一说是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另一说是今安徽蒙城县)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有学者认为他比老子出现还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庄子》 “有用无用论” “生有涯而知无涯……” 井里青蛙与东海大龟 “邯郸学步”与“东施效颦” “惠子相梁” “盗亦有道” 齐桓公与轮扁辩“精华与糟粕” “相濡以沫”与“相忘于江湖” ——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德”,智慧与慈悲,“增上生”与“决定胜” 列子简介 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有人认为他与庄子同时代,也有认为更早些。《庄子》中有他御风而行的记载,被称作“有道之士”。 今本《列子》八篇,有学者研究认为可能是晋人所作,是东晋人搜集古代资料编成的。 ——《列子》 成语故事: 杞人忧天—“忧”与“不忧”皆错谬 歧路亡羊—学艺者多,溺死者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